慧超法师:皈依佛门持五戒后,应怎样面对各种各样

:我心向佛,有皈依佛门,持五戒,为了一日三餐,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工作也难免有点尔虞我诈,想请问师父,应怎样面对?

:首先,要明白的是,我人皈依三宝和受持五戒,一定是自愿遵从、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一种规范。

其次,佛陀制戒的目的是“为道制戒,本非世福”。通俗来说,佛陀制定戒律就是让受戒者求证菩提,获得究竟圆满的智慧与慈悲,并不是为了让受戒者仅仅获得世间的福报的。

其三,持戒是一种解脱而不是一种束缚。譬如,开车系安全带、遵守交规并不是为了交警而是为了自身安全去做的一种保障。

其四,持戒和学佛,并不是让人要离开世间,而是要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在此世间的日用中去修行,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寻兔角。”

其五,笃信因果观念,努力践行五戒。所谓“如是因如是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受持五戒是我自己做人的准则和操守,不能因为外在环境改变而改变了自己做人的准则。《楞严经》说:“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所以,务必坚守做事做人的原则,否则将来不善的果报可畏也!

因此,尽管别人在生活中尔虞我诈,但不意味着我也要采用尔虞我诈的方式去生活和工作。诚如古人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点我:

相关文章

打坐是开发潜能的快速方法

打坐是开发潜能的快速方法

在怀疑和自省中进步,禅修让我们看清自己。对同一句话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勿要把老师的话当成神圣来对待,对自己适不适用要自己去思考,我们只能借鉴别人的经验,而不能...

圣严法师:人死后真的有中阴身吗

圣严法师:人死后真的有中阴身吗

是的,中阴又叫中蕴、中有,就是五阴和五蕴的意思。所谓阴和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种,乃三界众生生命的组合元素。阴是唐以前的旧译,蕴是唐以后的新译。三界众生称为...

宋道发教授:佛教本迹史观片论

宋道发教授:佛教本迹史观片论

佛教本迹史观片论 宋道发 编者按:当今的佛教历史研究者,一般都把佛教历史作为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客观对象来加以研究,对佛教史籍的内容各怀仁智之见,难以切近事实...

海涛法师:生命中该认真的事?

海涛法师:生命中该认真的事?

生命中该认真的事? 海涛法师:"我们要把握生命的有限性,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生命的[量],而是指生命的[质];我们净化了多少?慈悲了多少?觉性增长了多少?这才...

慧净法师:佛光是佛智慧之相

慧净法师:佛光是佛智慧之相

佛光是佛智慧之相 慧净法师 《往生论》(八、七三页)言: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论注》(七四页)释...

湛如法师: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湛如法师: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编者按:2010年9月9日,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在论坛发表题为《四众弟子对汉传佛教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