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从皈依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已经得到护

在莲花生大师的伏藏法里告诉我们,护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出世间的护法,也是佛菩萨的化身,虽然从外相来看,护法很凶猛,但都是佛菩萨的智慧幻化,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慈悲示现的;第二种,是世间的鬼神。虽然他们是世间的鬼神,但当初莲花生大师进藏之时,曾以神通降伏他们,并慈悲给予他们灌顶。他们曾在莲师的座前发誓,亦作出承诺,以后将会保护佛法,保护修行人。

讲到寺庙的护法殿,人们都特别谨慎,就是因为护法并非都是佛菩萨,还有所谓的鬼神护法。

出世间的大护法,很少管我们的一些小事,而世间的护法,虽然可以管很多小事,比较灵验比较快,但心胸却不会如佛菩萨那样宽广,有可能会因为他们心怀不满,而伤害众生。

威武的玛哈嘎拉,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他就像我们世间的公安部部长一样,有广博的胸怀和慈悲的心肠。下面有财神、当间(铁匠)、吉祥天母等等众多护法,他们就如同各省的公安厅厅长一样。他们下面还有很多小护法神,就如同各地的派出所所长等等,再往下还有很多小的眷属,他们都是随从。白话一点来说,警察也有指挥流氓协助做事的时候,很多时候是这样的,他们目的只有一个:只要你皈依在我们的清净传承之下,成为正信弟子,我就有责任保护你。

供出世间护法的时候,我们不能祈祷拜托护法去做一些关乎世间蝇头小利的事,佛经里有讲,这就相当于请国王来扫地一样。出世间的大护法都是佛菩萨的化身,国王有国王的责任,清洁工有清洁工的责任,护法的责任,主要是遣除我们修行上的违缘,让我们的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不断增长,至于其它的世间小事,不要总想投机取巧请护法帮忙解决。

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关乎解脱大事的,哪些只是为了满足你的世间私利,而对解脱毫无益处。

只要是我们昌列寺的弟子,在往生之后,护法殿里一定会有很大动静。里面就象有人丢了几十斤东西在地上一样,整个房间都会震动,那就表示不用多久时间,就会有消息传来:某某弟子或某某信徒往生了。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因为从你皈依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把你们交给这里的护法保护。就好象你的户口登记在哪个派出所,当你往生的时候,要去那里开一个死亡证明。

护法,在你活着的时候会保护你,在你要往生之前,他会了解到这个人是不是命真的尽了,是不是真的一点生命的福报都没有了。能让你活下来,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让你活着。所以,我们很多弟子觉得奇怪,为什么出了车祸,却没有生命危险,这里面就有护法的保佑。

当一个弟子,非常虔诚,有很清净的密法誓言,或者就算密法誓言曾经不清净,但愿意虔诚忏悔,护法就一定会保佑我们。所以,要时常反观自己,我还是清净的密法修行人吗?如果你的传承清净,具有正知正念正行,就算你不供养护法,他也会保佑你的。

莲花生大师的修法,非常猛烈,莲师所到之处,当地很多鬼神都会成为护法。很多罗汉生活修行过的地方,因为没有护法,现在已经是断壁残垣。但在印度、尼泊尔、不丹等莲师曾经修行过的地方,依然保存完好,都没有遭遇大的劫难,还有很多修行人在那里忆念莲师,精进修行,这就是护法保护的好处。

我们祈请护法保佑,不要总想着升官发财等世间的借口,很多人会说:“我要发财,才能去学佛,才能去供养。”如果你自己前世今生没有累积下福报,就是天天喊着让护法给你发财的机会,也发不了财。

想让自己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护法的保佑,那就需要经常祈祷护法的保佑。为什么我们每次念经的时候都要诵一串串传承上师的祈祷文?原因是,从普贤王如来、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师等等代代相传至今,这条清净无染的黄金传承线,非常重要,没有传承就像一个池塘没有水源一样,很快就会干枯。祈祷历代传承上师的慈悲加持,祈祷护法们忆念起他们的誓言,我们自己护念好身口意,守护清净的密宗戒律,虔诚忏悔自己无始以来造作的恶业,不断累积福慧资粮,我们的修行一定会不断增上圆满!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净空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所以三皈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早晚课念三皈,每天这两次讲经念三皈,念三皈是真的皈依,藉着三皈的文字提醒我们真皈依,这起作用,时时刻刻不离三宝。皈是回头,我们有没...

人生哲理:在宽容中壮大

人生哲理:在宽容中壮大

1、在宽容中壮大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2

星云大师: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02

二、如何开悟?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诗...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

达照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讲 正宗分——布

第九讲  正宗分——布施平等觉 我们上一次学习到《八大人觉经》的第五觉,在第五觉的开始,我们讲述了佛法当中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段。菩萨的发心是因为看...

南怀瑾:改造命运的十六个方法

南怀瑾:改造命运的十六个方法

什么是教育呢?不是现在从小学、大学、研究生所学的,那只是知识技能培训。教育是人文、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普及。教育的目的是要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了人与宇宙自然的...

净空法师:为什么说人生的大乐与地位财富没有关&

净空法师:为什么说人生的大乐与地位财富没有关&

「又海东元晓师《宗要》云」,这是现在的韩国人,元晓法师,他有一部《无量寿经》批注,叫《宗要》,里面说,「发菩提心,是明正因」,往生西方的正因。「又云发菩提心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