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居住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当时,阿难尊者与多耆奢,着衣持钵,进入城内乞食。在街道的巷弄中,多耆奢看见一位极为端庄美丽的女子,是世间奇特少有;多耆奢见到这位女子后,异于平时的心存正念,顿时心乱神迷而失去正念。

  于是,多耆奢以偈向阿难尊者说:“欲火之所烧,心意极炽然,愿说灭此义,多有所饶益。”阿难尊者说偈回答:“知欲颠倒法,心意极炽然,当除想像念,欲意便自休。”多耆奢又以偈回应:“心为形之本,眼为候之原,睡卧见扶接,形如乱草萎。”这时,阿难尊者即走向前,以右手摩多耆奢头,而说此偈:“念佛无贪欲,度彼欲难陀,睹天现地狱,制意离五趣。”多耆奢听了尊者阿难所说之偈语,就说:“阿难!请停止!不要再说了。”于是,尊者们乞食完毕,准备返回迦兰陀竹园。

  这时,那位美丽的女子远远地朝着多耆奢微笑。多耆奢从远处看见她的笑容,心中便想:“你现在的身形,也不过就是皮连着骨骼,你如同外形美好的画瓶,里面装的却是不净物,以此诳惑世人,令人胡思乱想。”这时,多耆奢再从头到脚仔细观察那位女子,心里想,这个形体有什么值得贪爱?身体里面三十六物都是不净,现今这些又是从何而生呢?多耆奢又如此思惟:“我今观察他人的形体,何不如剖析观照自身中,此爱欲是从何处而生?是从地大生出爱欲吗?还是从水大、火大、风大生出来呢?假设是从地大所生,地大坚固不可毁坏,如何生出爱欲?如果是从水大生,水是液态无法执持;如果是从火大生,火是热能也是不能执持;假使是从风大生,风大无形无相,也无从执持。”多耆奢尊者经过一番思惟,而有这样的结论:“这般的爱欲,是从思想而生。”

  当时尊者便说偈语:“欲我知汝本,但以思想生,非我思想汝,则汝而不有。”于是,多耆奢反覆地念诵此偈,从当中反覆地思惟不净观,就在此时,当下漏尽烦恼,获得解脱。阿难尊者及多耆奢便离开罗阅城回到迦兰陀竹园,顶礼世尊后,在一旁坐下。这时,多耆奢尊者禀白世尊:“我今日有所觉悟,而得到善妙之利益。”世尊问:“你今天自己觉悟到什么呢?”

  多耆奢禀白佛陀:“色蕴,是不牢靠、也不坚固的,不可睹见,是虚幻不真的;觉受苦、乐、痛的受蕴,也是不坚固的,如同水面上的泡沫一般,似有但随即破灭,也不真实;想蕴也是不坚固、虚幻不真实;而行蕴,犹如芭蕉之树,也是不坚固,若将树皮一层层剥掉之后,中间原来是空心,什么都没有;识蕴也是不牢靠、不坚固,虚幻而不真。”多耆奢再次禀白佛:“五阴炽盛,既不牢靠,也不坚固,是幻化虚伪、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

  此时,尊者多耆奢便说此偈:“色如聚沫,痛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最胜所说。思惟此已,尽观诸行,皆悉空寂,无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所说。当灭三法,见色不净,此身如是,幻伪不真,此名害法,五阴不牢,已解不真,今还上迹。”“世尊!我今日所觉悟的正是这个道理。”

  世尊告诉多耆奢说:“善哉!多耆奢,你能善于观察五阴炽盛之根本,你要知道,修行人应当观察五阴——色、受、想、行、识的本质。因为,佛在菩提树下,便是观察五盛阴的虚幻不实,进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如同你今日所观察到的。”世尊说此法时,在座的六十位比丘都漏尽烦恼,心开意解。

  多耆奢尊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邪聚品第三十五(九)》

  省思:

  爱欲乃生死轮回之根本。故事中,多耆奢尊者托钵时路逢庄严女子,当下觉察心中所生的欲念,于是向身边的阿难尊者请教,随即如法思惟、修观行,照破五蕴的虚妄本质而漏尽烦恼。故知同行善知识的重要,更要从日常生活中藉境练心,老实修观行,思惟五蕴的幻伪不实。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舍离爱欲是悟道、了生死的关键。一旦欲念生起,当先以善舍恶,用诵经持咒、静坐修观行等方法予以对治;等欲念止息,再以舍舍善,让心安住在无念、无为上,如此发精进心、长远心用功,最终必能尽除爱欲垢染,彻见本自清净的菩提心。

 

点我:

相关文章

道德经--老子

道德经--老子

  《道德经》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   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天下皆知美之为...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天息灾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天息灾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菩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灌顶真言: 唵(引)曩莫舍吉野(二合)母曩曳(引)怛他誐哆野(引)啰贺(二合)帝三藐三没驮野 诵此真言七遍,...

每日供养一缕线,因发心广大得成佛道

每日供养一缕线,因发心广大得成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佛菩提,精勤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佛接着广说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波罗蜜之清净行相与所成就之功德。   佛告舍利佛: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波罗...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海涛法师:净儿的慈悲心

 有一户人家以屠杀羊只为业,家中蓄养的羊将近上百头,事业之大可以算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夫妻俩到年老才得一子,将他取名为「净儿」。他们对净儿宠爱有加,希望孩子快快长大,能够把家业托付给他。  长大的净...

供养一把石头为何换来几世富贵?

供养一把石头为何换来几世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孩。  当这个小男婴呱呱堕地时,天上突然降下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珍珠、玛瑙、琥珀、琉璃、珊瑚。这七样东西堆满了他家的院子,奇怪的是这些东西只落...

诬谤苦报疮儿呻号

诬谤苦报疮儿呻号

  诗曰:“疮孩呻号令人悲,苦楚连绵众见奇;往昔进谗诬陷善,精诚忏悔业难移。”  在印度舍卫城中,有一个大富长者,他娶了一位名门望族,温柔淑德的女子为妻。照一般说起来,财富无量,又有贤慧娇妻,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