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人。当时在海的另一端,滞留了许多淫乱的女鬼,她们若见商人经过,便以魅术幻化出罗绮缤纷的城市,好似充满伎乐美食的故乡,以吸引商人驻留。为媚惑商人与其婚配,女鬼更化身成艳丽美女与其饮酒狂欢。

  约莫一年后,当她们感到恹腻后,则会用铁錞刺破商人咽喉,饮其血、食其肉、吮其髓,让他们痛苦而死。

  马王遥睹淫鬼噬人,慈悲的流下眼泪,决定飞至彼岸,获得捣好去壳的粳米,饮食完毕后,登至山顶,高声问了三次:“有谁想要渡海返家?”商人们欢喜的说:“常听说神马驱耶会度人于危难之间,今日真的来了!”接着回答:“请慈悲渡我们过海吧!”马王说道:“当你们决定离开时,女鬼一定会带着孩子,在后面哭喊的追逐着。心生眷恋的人,必会在我离开之后,被刺破咽喉、饮血食肉。你们唯有心存正念,才能保全性命,决定离开此处的人,现在就骑上我的马背,或拉着我的头颈、鬣尾,只要你们相互扶持,一定能活着见到亲人。”

  相信马王的人,最后都返家与亲人团聚;而淫逸之徒、迷信鬼魅妖蛊的人,则无一幸存。由此可知,正信可以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佛陀对比丘们说:“当时的马王驱耶就是我。菩萨应精进行道,勇往直前,趣向佛志。”

  典故出自:《六度集经·卷六(五九)》

  省思:

  经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商人迷恋魅惑于女鬼,贪著财”、“色”,如同于刀刃舐蜜,割舌之患如影随形。若要断除对财、色的坚深执着,必须确立正确知见,落实佛法,精进不懈,舍离贪爱的烦恼,便得度脱苦海,永世安康。

 

点我:

相关文章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三回拜善见比丘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十三回拜善见比丘

  三眼国参善见比丘  颈文三道园光由旬  卍字胸标金轮掌现  顺机顺法无念无照  得菩萨随顺灯法门  因而证得欢喜行住  善财童子一步一步的向声游行,抵达三眼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大都生三只眼睛,故...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3、微财转轮王施身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13、微财转轮王施身

  前言:《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

甚希有经--玄奘法师

甚希有经--玄奘法师

  甚希有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住鹫峰山。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无量菩萨诸天人等。尔时尊者阿难。于日初分为乞食故。着衣持钵入王舍城次第行乞。遥见一所...

放光般若经第十七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七卷--无罗叉

  放光般若经第十七卷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以萨云然念。从初发意不离萨云若念。行尸波罗蜜意初不堕淫怒痴。亦不念淫怒痴。...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参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公案  师上堂谓众曰:“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山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  时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

欲海狂回     卷二--佚名

欲海狂回 卷二--佚名

欲海狂回卷二 受持篇 居官门 (共计十科,七十有五条,多属治国平天下之事) 万恶之首,实唯邪婬。况居高位,式化匪轻〖式化,以自身为榜样教化民众〗。作君股肱,纳诲宜勤。为民父母,训俗须殷。敢竭刍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