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皈依僧不是和师父拉关系一定要搞清楚

 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那么,这个僧是为我们传授皈依的师父吗?其实不然。我们皈依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皈依师只是引导我们通过如理如法的仪轨,在三宝面前庄严宣誓,并为这一宣誓作证。但并不是说,谁为你主持仪式,你就皈依了谁。所以,那种“我皈依了某某师父”的说法是有问题的,是不了解皈依的内涵所致。由此建立的,也往往是世间人情而非解脱的关系。

那么,我们皈依的“僧宝”具有什么内涵呢?僧,梵语僧伽,不仅是人天导师,更是担当如来家业的栋梁,是正法久住的象征。如果没有僧众的内修外弘,化世导俗,也就没有佛法在世间的流传。

皈依僧,是以贤圣僧具备的品质为究竟皈依处,那就是无漏慧和解脱德。但在事相上,这种皈依也离不开凡夫僧。比如我们发心皈依三宝,但没有因缘得遇圣贤僧,是否一等再等,不惜错失今生呢?其实不必。因为我们皈依的是十方三世一切僧宝,而不是某个僧人、某位师父。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以佛、法、僧为完整的皈依对象,不可偏废。所以,只要师父了解皈依的仪轨,而你自己能够了解皈依的内涵,知道要怎么发心、怎么宣誓,就可以了。

此外,皈依一切僧宝,并不等于亲近所有出家人。现实中的僧团往往是良莠不齐的,对于修学者而言,必须有选择地亲近善知识。不论《阿含经》,还是大乘经典,都一再强调善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说,皈依僧的重点不在于一次仪式,而在于选择未来生命的依止,选择具德善知识作为修行良师。

 

点我:

相关文章

宽以容人,厚以载物

宽以容人,厚以载物

明代学者薛瑄说过:“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其意即是说,待人处事当以宽容为上。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也说过类似的话:“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

宣化上人:你要是持戒律就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宣化上人:你要是持戒律就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你要是持戒律就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当阿难尊者出家的时候,他请问佛什么叫吉凶?这个“吉凶”,并不是帮人家算卦占相,说人的吉凶。这“事佛吉凶”,事是承...

不必召请的,施食简轨

不必召请的,施食简轨

【不必召请的,施食简轨】【时间】:最好太阳还未出来前施作,但佛在《焰口经》中说:“每于晨朝,及一切时,悉无障碍。”,即是说,食施的时间,虽然最好是在晨朝,但一切时...

道证法师:我看到他有错误,却赶紧把我的功德林烧

道证法师:我看到他有错误,却赶紧把我的功德林烧

有一首偈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瞋心。”生气、瞋恨,就像我们心中的一把火,它能够将我们的功德林都烧掉。我们要修一点点功德,是很不简单,必须...

李博峰:邪淫导致苦报缠身,朝拜五台山得以解脱

李博峰:邪淫导致苦报缠身,朝拜五台山得以解脱

弟子今年17岁,是一名高三学生。因犯邪淫罪而导致冤亲债主附体,使我备受煎熬,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前日,因有幸去五台山朝拜,并依靠文殊菩萨的大威神力而得...

清远法师:佛教管理

清远法师:佛教管理

佛教管理 清远法师 [摘要] 戒律是佛教伦理道德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中国佛教戒律是在印度佛教戒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