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弘法师:为什么学佛 第二章 三恶道 4.皈依

4.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佛不下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要把皈依的意思搞清楚。那皈依法自然就不堕饿鬼,皈依僧自然就不堕畜生,为什么这么说?

饿鬼也是精神所现,它是化生。饿鬼就是贪而不得,大腹便便,喉咙如针,嘴上冒火,吃不到什么东西。目犍连证悟阿罗汉发了神通,他看见母亲在饿鬼道中很痛苦,就化了一钵斋,用神通来到母亲面前把饭递给母亲。他母亲一手接过来,另一只手覆住唯恐别人吃了,哪知道她抓起饭来刚送到嘴边,口中立刻冒火,一下子把饭都烧成了灰,她根本就吃不到。

目犍连看见这个情景,悲伤得大声哭嚎,来到佛前痛哭流涕,请求佛救他母亲。因为母亲生前不信因果,悭贪吝啬好占小便宜,还诽谤三宝,造了强大的恶业,所以死后才变成饿鬼。但是饿鬼不管怎么恶怎么丑陋,她毕竟是母亲,所以目犍连向佛陀哀求救母亲的方法。

佛陀告诉目犍连,你应当在七月十五也就是安居(注:安居也叫夏安居、雨安居、九旬禁足、一夏九旬、坐夏、坐腊。因为印度夏季的雨期长达三个月之久,因此在这三个月内出家人聚居一处致力修行。因为怕雨季出门踩杀过多的虫类或草树的新芽,也因为夏季世俗间女众衣着比较简便,托钵多有不便。故此佛陀制定三个月安居的戒律,可以避免世间讥嫌,也有利于出家人精进修行。经过三个月雨季以后,很多的出家人戒律清净,或得定、开慧、开悟、证果,都功德很大,十方圣凡僧都增长福德、功德)结束的那天供养十方僧众,依仗十方僧广大无边的力量,以供养布施之力,就能脱掉饿鬼悭贪的业力,这样就能救母亲。

目犍连就在这一天,僧众结夏完了自咨(注:自咨就是僧团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个人检讨自己的错误,僧团也会派有德的比丘来说出哪个人三个月期间的过失,建议改过)的时候供养十方僧众,他母亲就从饿鬼道中解脱了。后世为了效仿目犍连救母的行为,就在这一天举行供僧活动,叫盂兰盆供。

盂兰盆不只是一个盆盛着很多的饮食,盂兰盆是印度话的音译,翻译成中国话叫解倒悬。

比如我们平时都是头朝上、脚朝下的,如果把我们吊起来头朝下、脚朝上,这样倒悬就很苦,让人受不了。把你解下来,让你恢复正常不苦了,这叫解倒悬。解倒悬是比喻解除饿鬼的苦,因为倒悬是苦,倒悬解掉了,就是从饿鬼中解脱了。

盂兰盆法会就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因为这时候众僧结夏安居完毕,举行自咨,然后再供僧,就能救出饿鬼道中的父母,乃至于给七世父母培福,现世的、过去世的父母都会受益。

饿鬼很苦,我们皈依法就不会下饿鬼道。

因为我们知道悭贪吝啬、不信因果和自我主义,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地欺蒙拐骗伤害他人,这些都是饿鬼习气,以这种习性去造恶业,死后就会下饿鬼道。而我们皈依法,依靠法的觉悟和教导,懂得了因果,不再造作恶业,同时多行布施,当然就不用下饿鬼道了。

点我:

相关文章

人很善良,为什么会得癌症?

人很善良,为什么会得癌症?

为什么会得癌症?很多人一听到医生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陷入恐惧,接着就怨天尤人:为什么是我?老天爷为何要下如此狠手?为什么我没有好好养护身体?为什么我没有好好享...

演培法师:佛教所说的“因果”论有哪些特点

演培法师:佛教所说的“因果”论有哪些特点

佛教所说的“因果”论有哪些特点 演培法师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没有因...

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一、放下面子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最终死在面子上。二、放下...

邪淫非常伤害姻缘

邪淫非常伤害姻缘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个人的行为是会影响婚姻和缘分的,两个人...

你越是纠缠什么,越会失去什么

你越是纠缠什么,越会失去什么

有人说:“你越是纠缠什么,越会失去什么。”一个人纠缠了别人,就像用一条无形的绳索,把别人勒住了,让别人动弹不得,最后别人就会奋起反抗,使劲摆脱这样的纠缠,挣个鱼死...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宽容别人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宽容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对待人与物的方式,独特的做事能力等,这其中有其先天的因素,出生时所带来的习气等,是前世的积累,也有今世的影响,如个人的生长环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