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感化、感动、感谢、感恩

圣严法师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化、感动、感谢、感恩来着手。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

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量人,并且以世间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人,却不能以身作则,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帮助自己,又怎能对别人有助益呢?

感化自己就是要常惭愧、常忏悔。惭愧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更努力;忏悔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

经典中告诉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为无学;而小乘的菩萨也要证了阿罗汉果后,才是无学。无学,就是不再需要学习了,学习忏悔、惭愧。或许有人会说:“菩萨怎么还会有过失?菩萨还需要惭愧吗?”事实上,菩萨要常惭愧、忏悔,才会愈来愈精进、愈来愈清净、愈来愈能够感动人。

感动-智慧慈悲对人

有人会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够好、不能满自己的愿;或觉得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定。总认为别人都变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以此标准期待他人,认为只要别人都好,自己就有福报。但却忘了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满了别人的愿。

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动他人。

  感谢-顺逆因缘皆恩人

应该以感谢的心来接受顺、逆两种助缘。很多人只能够感谢对自己有利的人,例如做生意资本不够,有人愿意资助你,帮你把问题解决,这是贵人;或是遭受冤狱,有人出面帮你平反,这人也是贵人。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是贵人,理当感谢;而以逆境激励我们成长的,也是贵人,也应该感谢。事实上,我们应该把所有我们遇到、见到的每个人都当做贵人、当成恩人,都是有利于我们的人,心中便能常保平安。

  感恩-奉献回馈不求报

随时随地心存感恩,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奉献的时候,态度是恭敬的,而不是以施舍心来付出,否则便会自以为是施恩者,产生自以为了不起的心态,认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而且一心期待对方回馈,这是不知惭愧:相反地,接受布施或服务的人,要把对方当成恩人,感谢其恩德。也就是彼此都存着奉献、供养、感恩、报恩的心,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献,另一方以感恩的心来接受。

很多人嘴上说是奉献,其实心理是在做投资生意,今天给了些什么,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馈,事实上,这是投资生意,不是报恩,也不是奉献,真正的奉献是没有条件的。

“四感”就是要我们感化自己、感动他人、感谢顺逆缘、感恩奉献,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发广大愿心,如此就能够经得起苦难,而且不以苦难为苦难,同时又能够在苦难之中救济苦难,这就是自利利他、自助助人。

(本文摘自圣严法师著作《我为你祝福》)

 

点我:

相关文章

梦参老和尚:家里有蟑螂、老鼠,怎么办?

梦参老和尚:家里有蟑螂、老鼠,怎么办?

  家里有蟑螂、老鼠,怎么办?梦参老和尚我们经常对那畜生,也给它说三皈,你说它听得懂吗?你不要认为它听不懂,你要认真给它说,它就得度了。愈是小的众生,像蚂蚁就很多...

【精进】是什么意思?佛教精进的含义

【精进】是什么意思?佛教精进的含义

精进是什么意思?佛教精进的含义  精进,又叫做勤,即断恶行善的努力。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作用也。《唯识论》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

传喜法师: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传喜法师: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 我们这生命为什么苦?因为我们的生命,始终就没有契入到自己生命真体里来。我们一边是活着,一边成为自己生命现象的流浪汉,这就是它苦的本质。如...

净空法师:自己变现的境界,自己不能控制,这就苦

净空法师:自己变现的境界,自己不能控制,这就苦

我们对於宇宙人生事事物物看错了,於是你的思想有错误,你的见解有错误,带给你无量无边的烦恼,这个烦恼是从这儿来的。它的结果就变现出六道轮回的境界,你就没有办法出去。...

净空法师:为什么不占有,一切法是缘生缘散,占有

净空法师:为什么不占有,一切法是缘生缘散,占有

放下要从最粗、最明显的下手,我不占有,我了解了,为什么不占有,一切法都不可得。《金刚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占有什么?占有不到。不但身外之物你不能占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一个年轻人请教禅师说出如何做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禅师指着寺庙里的一棵大树说,如果你能在十分钟内爬上去,我将告诉你答案。年轻人看看大树,马上脱去厚厚的外套,开始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