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感恩父母的养育之劳

原文

念劬(qú)劳之深恩,必致吾亲于究竟安隐之宝所而后已。由是以至诚心,念佛圣号。兼以恪敦伦常,尽己天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功德,资益吾亲。必期生则业障消除,善根增长,福寿增崇,智慧开发。没则神超净域,业谢尘劳,忍证无生,位登不退。庶可稍尽乌私①,无忝②所生矣。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地藏经石印流通序

白话

念父母养育之劳的深恩,必定使我的父母亲到一个究竟安隐的宝所而后才停止。因此,以至诚心,念佛圣号。又加上遵从崇尚伦理道德,竭尽自己的天职本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功德,资助利益我的父母亲。必定期望他们,活着业障消除,善根增长,福寿增崇,智慧开发。死后,神识超升到净土,恶业凋谢在尘劳,证无生法忍,登不退果位。才可以稍稍尽一点为人子女的孝养之心,不玷辱生养我的父母啊!

①【乌私】李密《陈情事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后因以“乌私”为孝养父母之典实。

②【无忝】不玷辱;不羞愧。

 

点我:

相关文章

无论如何都不能自杀,自杀是灾难的真正开始

无论如何都不能自杀,自杀是灾难的真正开始

有一些人因为生活不如意或受重大刺激,选择自杀,想一了百了。实际上,这不是了结,而是真正灾难的开始。俗话说:“千古艰难唯一死。”认为死亡是一切的终结,这是错误看法。...

范仲淹的示范:为何他可以感得观音菩萨亲自来超度他的母亲?

范仲淹的示范:为何他可以感得观音菩萨亲自来超度他的母亲?

  北宋名相范仲淹,江苏吴县人,二岁丧父,母因无力谋生,只得带他改嫁。及长,知此事后,即泣别母亲,寄居佛寺苦读。也因此善缘,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守持净戒,并刻苦自励、发愤精进。为官后,笃信佛法,乐...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在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祇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毘舍离城。当出毘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是隔年夏天的...

有趣:美女新婚夜身亡,丈夫得老和尚点化后出家!

有趣:美女新婚夜身亡,丈夫得老和尚点化后出家!

我们面对的众生很多,用什么心态去对待他们?如何随顺?要一切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他为中心。恒顺众生不是让众生恒顺我,是我去恒顺众生,去理解他的处境、需求、好...

为何解脱的佛陀仍会遭受毁谤?

为何解脱的佛陀仍会遭受毁谤?

  因果律可以说是宇宙间一种最佳的“道德公正律”,不止一般人无法逃离因果的大罗网,连解脱的圣者如佛陀也无法逃离因果的业报。  一位少女未婚却怀孕了,于是她去找在精舍中精修的佛。佛正在为弟子说法,这...

学愚教授:追思当代佛教大师净慧老和尚

学愚教授:追思当代佛教大师净慧老和尚

追思当代佛教大师净慧老和尚 香港中文大学学愚教授 如果说中国禅宗的出现,是对早期佛教的回归,那么,这种回归不但表现在宗教思想方面,更体现在宗教实践方面,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