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

有些人的生命只有短暂的时光,棺材里躺着的不一定是老人,无论生命是长是短,临终关怀,应该延长到每个人的一生中,尽心尽力去关怀每个生命,让他们得到欣慰与温暖,这种关怀是美好的情感,会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因为自己现在对长辈的关怀,将会变成子孙的榜样。如果现在做得不好,孩子们也会学,到时候就不能埋怨孩子不孝顺,没有一个好的表率让他学习,怎么能怪他们呢?

佛陀说:“海水可斗量,父母恩重无法斗量。”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哪怕一丁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超过供养一百位高僧百千万亿年。这是真实的话,并不是比喻。孝顺供养父母的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福德。

一个人说话不抵触顶撞父母,和父母说话柔声软语快快乐乐,供养父母,照顾父母的生活,无论是谁都会非常尊敬你,不敢障碍你,都愿意信任你、帮助你,你身边的贵人也就多了,做事也就会顺利很多。

当人进入老年,物质上的温饱不需要太多的花费,但是心灵上的照顾,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常常塞些钱给父母,却让他们孤苦伶仃地生活,到最后面临病痛时也没人照顾,这不是真正的关心。

这时,老人对孩子的所作所为虽然没有明说,却会心怀怨恨地离开这个世间。因为自己没有关怀老人,让他们心怀怨恨,就是不孝顺。总之,临终关怀要终其一生,关怀一生;不要等到临终时,才想到要去关怀。

莲师说:“不要让长者灰心失望,要记得孝顺。”

中国有古语“百善孝为先”。所有善行中首要是对父母的孝顺。

没有人的恩德比父母对我们更深,他们不仅生了我们,一生中还费尽心血养育我们,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虽然他们付出的方式有时不一定正确,但“为儿女好”的心态是没错的。

当父母年迈时,很容易灰心失望,因此不要去刺激他们的情绪,特别要避免语言上的违逆,否则,罪过很大。

 

点我:

相关文章

破斋酬业

破斋酬业

  【现果随录】  昆山的魏应之,是子韶同族兄弟的儿子。崇祯庚辰年春天,他和子韶同睡,梦中忽然大哭念佛。子韶惊奇地问他原因,他说:「梦中到了阴府,看见冥官抱着生死簿到来,我的名字列在缢死簿上,下面...

索达吉堪布:爱的真名叫“无常”

索达吉堪布:爱的真名叫“无常”

首先,爱是无常的但我们以为它是永恒的,一旦它变化了,我们就会感受到巨大的挫败,如同一种神圣的信念被摧毁了一样。世间有一句话叫:“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4集善恶果报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第54集善恶果报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佛门映像268  编辑制作:定静工作室  释迦牟尼佛广传四.持戒品54.善恶果报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

嘎玛仁波切:三样最珍贵的财富

嘎玛仁波切:三样最珍贵的财富

拥有健康的心灵才是真福报,佛教徒拥有虔诚心才是真福报。现在的社会,人口越来越多,住房越来越小;高楼大厦林立,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有隔阂。但很多时候彼此间的福报是会相互...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赖咤和罗圣者的故事

  有一次,释迦世尊带着五百个比丘弟子,从拘留国游化到罗欧咤国,由于佛陀的圣德和声望的感召,当他尚未到达时,关于他的种种事迹,已经传遍了全国,也轰动了全国。当他开始为罗欧咤国的人民说法的那天,真是...

传喜法师:施食就是布施

传喜法师:施食就是布施

根据佛教的因果律,今世贫穷就是因为累世悭吝不愿布施。施食本身就是布施,供养佛都没有布施一个三恶道众生的功德大,因为三恶道众生最苦最需要。佛其实不需要物质上供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