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谈到修行,首先要从“做个懂得感恩的

在藏地,清净的修行人,往往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出家,几十年如一日,不停地精进学习经律论三藏,还要学习佛教的文化,也会学习到医疗、建筑、美术、天文星算学等等。作为佛教四众弟子里的优婆塞、优婆夷(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一开始并不具备出家人修行的那种容器,你们还有家庭、生活、事业要忙,谈到修行,首先要从“做个好人”开始。

你们要把为人处事做好,也就是先把人做好了。既然皈依了三宝,想要作一名追随佛陀学习的佛弟子,那你内心深处随时随地永远都要有三宝,无论未来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从内心当中,都依靠并愿意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三宝。今生、来世,一直到成佛为止,感恩佛陀指引我们走上究竟解脱的道路,感恩佛法可以让我们明白如何才能通往了脱生死之路,感恩诸佛菩萨及历代僧众,生生世世都不离不弃地陪伴我们走向解脱成佛之路。

除了对三宝无限的感恩以外,自己的父母亲大家肯定要感恩,如果你对自己现世的父母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你说要利益天下一切苦难有情众生,难度太大。因为对你周边最亲的亲人,你都没有做到。有些父母真是恩重如山,把孩子生下来养育长大,并让孩子接触到正信的佛法,给予良好的世间与出世间的教育,从此播种下了脱生死轮回的种子,这种是最大恩德的父母。

有些父母发心不够那么大,把孩子生下来养育长大后,希望孩子能成才,读一个好学校,有个好工作,然后成家立业。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仅限于世俗的角度进行关怀:考了几分?工作怎么样?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小孩?随着这种看似俗套的关心方式,很多孩子会心生厌烦,但毕竟天下父母都是这样一份心,重点是在于他们的内心深处,对孩子真切的慈爱之心。这样心态的父母,大家也需要好好感恩。

还有一些父母,小孩生下以后,从来没有养育过。孩子长大后会开始抱怨父母,对他们很不满,觉得没有留财产给他,自己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父母的自私自利,自己也没有得到好的照顾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够让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得到一个暇满人身,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所以,大家也要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们。

除了感恩自己的父母,还要感恩自己周边的亲朋好友及有缘之人,让你有机会在这个世界好好生存,有个可以安身的生存环境。

因为你遇到了佛法,有了很多“家人”——上师、喇嘛师父们和金刚师兄姐们,这些是直到你成佛为止的亲人,是跟你业力不相欠的人。我们很多今生的亲朋好友,真是冤亲债主来讨债的,欠众生的债,毕竟总是要还的,所以才会相遇,也需要好好感恩。当上师、金刚师兄姐们能陪伴着自己,不仅走上究竟解脱的路,还能陪伴着你在这世间“还债”,实际上这已经非常幸运了。

虽然大家都有各自的小家庭,但是皈依以后,就拥有了一个大家庭——净土家园昌列寺。小家不要你的时候,大家会永远接纳你,永远都期待着你能回家。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能遗弃你,但你的师父不会遗弃你,你的寺庙不会遗弃你,你的传承不会遗弃你,你的金刚师兄姐不会真正遗弃你。我们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要懂得彼此感恩,彼此珍惜和付出。大家是生长在同一个坛城下至亲的金刚师兄弟姐妹,直到成佛为止,都需要彼此相互陪伴。有难同当,有苦同受,有喜同乐。这样能够同甘共苦的大家庭,是我们金刚师兄姐彼此间应该有的情义。

有些义工为此付出了很多,大家要感恩并随喜赞叹他们,因为他们奉献了比你们更多的时间、体力、心力,甚至受着家人的埋怨,省下自己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来帮助大家。不要觉得他们一个月也只付出几天而已,就是这几天的时间,是用人世间的所有名利都换不来的福报。

对无私奉献的义工而言,你们得到了功德;对于被护持帮助的人而言,要懂得感恩,要常常心怀感恩与珍惜,是谁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闻思修佛法的环境与条件?是谁不厌其烦,事无巨细地为我们付出?而我们又做了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要发愿有一天也能如此无私地对他人奉献。愿意无私付出,是自己在积福,大家要努力地去做。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人生的大智慧

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人生的大智慧

01· 以慈悲心来开启快乐的源泉生气、不快乐的根源就在有“我”。生活想要有质量,就需要用慈悲来忘掉自我。如果多想别人、慈悲待物、慈悲待人,哪儿还会有那么多的不开心...

索达吉堪布:回向是可以实现的,它是有功德、有力

索达吉堪布:回向是可以实现的,它是有功德、有力

由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今来在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比比皆是,佛经中也不胜枚举。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当天晚上,有五百饿...

恨谁就把谁​供养起来

恨谁就把谁​供养起来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缚,你恨他与否对他并无影响,但恨却在你心里,所以剔除对...

达真堪布:精进的四个助缘  若是有智慧,一切都

达真堪布:精进的四个助缘 若是有智慧,一切都

如果前面的事已经圆满完成了,想成办后面更为殊胜之事的时候,这时应当舍弃前面的事。比如境界是有高低层次的,小乘大乘、显宗密宗,九乘次第都是以境界而分的,各不相同。当...

救婴捷法:堕胎溺女、救婴育婴果报十则

救婴捷法:堕胎溺女、救婴育婴果报十则

溺女削名武生冯姓。江西人。刚勇有力。名冠一时。传者忘其名字郡邑。曾听妇溺二女。道光甲午科乡试。马步全中。抚军大属意。将以魁虎榜。忽于较技勇一塲。开弓时。见一大鬼。...

信愿法师:台湾黄英夫昏迷月余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台湾黄英夫昏迷月余助念得生

【念佛感应录】台湾黄英夫 昏迷月余 助念得生我的表姊夫黄英夫居士,出生于一九三八年二月四日(农历正月五日),往生于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日)下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