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大路则宽,心小事则难,做​人需要

人可以走弯路,但是不能一次一次的伤害自己,经历是让你清醒,而不是越来越不认清现实。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没有经历就无法理解智慧的路,当你的姻缘还在的时候,就请你欣然接受,就如同接受大自然一样,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更好,修行之路才会更加的踏实。

幸福是需要完善自己的过程,而不是别人给予你的过程。 你供佛不供佛,都和佛无关,佛还是佛,丝毫不会因为你不供不信而烦恼。你用世俗的眼光,贪求心和攀比心来亲近佛,发心不够清净不懂得供佛真实义,所以你才会被烦恼所累。 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总是会给自己面对困难的时候找一些托词,比如很多人面对情感的烦恼不能自拔的时候总想出家,远离家庭 ,以为这样就是出离心。

其实往往只是日子过烦了,自己没有智慧去面对,就像选择一种逃避的方式,其自己并非真正的做到了出离,仅仅是希望有更好的境遇罢了。在生命中,许多事情在于自己,很多感受在于个人,心大路则宽,心小事则难,做人需要放下心,做事需要埋头,心胸需要拓宽,心态需要放平!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

  清思岸  思岸,字愿登,是杭州钱塘谢氏的后人。少年学儒,是秀才,觉悟到世间无常,就皈心三宝。宗门教下的知识人,都差不多参访遍了。后来听到玉峰法师的开示,要求脱离苦难,只有念佛一法,最容易成就,...

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男方一样会有果报

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男方一样会有果报

让错误不再发生别以为堕胎只是女方一个人的错,男方一样要负起责任,一样会有果报的。王士明(文)大约在一九八七年起,台湾政府对于校园实施了一连串的开放政策;以往对于学...

《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百喻经卷下》:74、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译文:  从前有位国王,设立了一条教法:凡是婆罗门等教徒居住在我国内必须将身体洗净,若不洗净,则驱使他做种种苦役。有位婆罗门空提着澡罐,谎说洗净了。别人替他注了水,他随即就泻弃掉,说:「我不洗...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只可念佛不宜持咒

印光大师:临终助念只可念佛不宜持咒

【原文】「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清净。若持咒,则止有加持力,彼无由随诵—此从古以来之定例。凡一切念佛、不念佛人,临...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D 99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D 99

在996经中,天子告佛言:“不欲超憍慢,善自调其心,未曾修寂默,永不入正受,处林而放逸。”从这些诗偈中不难看出,这位天子其实并不简单,他能把心与境的关系理解得...

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闻偈证果的年轻比丘

  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  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  ——(法句经·世品第167偈颂)  这一偈颂是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为一年轻比丘所说的。  一天早上,一位长老带领一位年轻比丘到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