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圆法师:深信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净土,就是于佛法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这是解释佛灭度后后五百年,持戒修福之人,能够对此般若真空之理生起真实信心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人不只是亲近过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而是亲近了无量千万佛而种善根,这是说善根非常非常之深厚,这些持戒修福之人亲近佛之多,所种善根之深。这里的善根指的是于佛法中种善根,种的是成佛的因,如果不于佛法中修善,你就是以恒河沙七宝布施,恒河沙七宝,无量的珍宝来布施,那你所得的果也只是人天福报,也是生灭的,也是有漏的,福尽还堕落。

《法华经》中讲:“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念一声南无佛,就是在阿赖耶识当中种下了成佛的因,永远不坏,所以称为金刚种子。不管多长时间,哪怕是无量劫,机缘成熟遇缘就起现行,就能成佛道,这就是于佛法中种善根。就像我们平时以恭敬心来念经拜佛、供养三宝,以慈悲心平等心帮助一切的众生,这都是种善根,于佛法中种善根。

这些持戒修福的人,之所以能对《金刚经》所讲的,行无相因得无相果之法能够生起实信,就是因为曾经于久远劫来,在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他们的善根都是非常非常深厚的,才能够生得起实信的心。

其实我们今天能够深信极乐世界,深信只要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净土,也是曾于佛法中种了很深的善根。我们见过好多老太太老菩萨们,临终的时候闻到了佛法,一念求生净土,所以大家都怀疑这个是真的吗?为什么我天天念佛不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他临终闻到了,一辈子没做什么好事,临终闻到佛法了他就能往生,这就因为什么?曾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于净土法门有大因缘,一念临终他生起实信他就往生。人的善根深厚,你不能只看眼前的,否则他不会生起深信切愿的。你们今天能够受种种的考验磨难,师父说这都是锻炼,能够深信极乐世界这都是善根深厚的,不要小看自己的,不要只看众生所造的业,其实他造的业是习气,我们本来是佛,你只要善根深厚,你有信愿的行、信愿的心、信愿坚固皆可往生。

我们再来看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这一句经文,有的法师把它和下面一句经文,是放在一个段落里面的,就是说,“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我们按照窥基大师的注解,它和上面的一句经文是一段的,“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这是窥基大师所分的段落。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净信,净信就是清净信心,认为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真实可信确实无疑,心中没有丝毫的夹杂,丝毫的怀疑,这称为净信。按照窥基大师所注解的意思来讲,就是说,对此章句能够生起一念净信的人,都曾亲近供养过无量的诸佛,更何况能够生起信心乃至受持此经的人,那曾经亲近供养的诸佛更多,善根也就更深厚了。可想而知,能够对修无相因得无相果生起实信,能够修持,可见这个善根之深厚。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义

 

点我:

相关文章

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

宽容是人生的最好修养

在人的一生中,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让,而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宽容是指人处世有度量,不苛求。能够有谅解、克制、包容的胸怀。俗话讲...

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

奉佛至孝之行感动天地

  《六度集经》卷第五之〈四三〉  昔者菩萨厥名曰睒,常怀普慈润逮众生,悲愍群愚不覩三尊,将其二亲处于山泽。  父母年耆、两目失明,睒为悲楚、言之泣涕。夜常三兴、消息寒温,至孝之行、德香熏乾,地只...

净空法师:很多人供财神供错了

净空法师:很多人供财神供错了

像中国大陆上供的财神,大家知道不?大陆上供财神供范蠡。台湾供关公,关公跟发财不相干。范蠡,真的,你看他是越王勾践的大夫,帮助越王勾践复兴,那真不容易,亡国之后再能...

仁清法师: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仁清法师: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死之道,与教儿女,立太平之基”。平常多说一些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痛苦,因果报应不虚,多说一些,念佛求生西方的好处...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0、往生把握   诸位同仁,须知求生西方是一件了生脱死的大事,不是逞人我、争是非、闹意气的。需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这样散心念佛,在日常动用中,尤...

道证法师:去助念时,无论多紧迫,都要感同身受,

道证法师:去助念时,无论多紧迫,都要感同身受,

由反省,推己及人,感同身受为临终人助念时,要反观回来,反省自己,帮助自己提起正念。先由自己的反省,再将心比心,推到临终人——体谅他跟我一样,是个无可奈何的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