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放下了自我,在你的相续中才会产生道智

佛传法的时候,曾经来了很多天界的众生(一般我们是看不见的),他们自身带光,有神通,能飞,有很多人类不具备的功德。他们当时很傲慢,虽然来了,但是内心不怎么服气。佛就通过神通发光,把他们身上的光都隐暗不现,即光都没有了。其实这是一种表法。佛的智慧、智慧的威力、智慧的光芒、禅定的威力,把天界的众生都降伏了。他们虽然有点神通,但还是凡夫,所以不具备佛的功德。

想要在相续中产生道智的功德,首先要去除傲慢心。之前我们也讲过,傲慢的铁球上不沾功德水,如果有傲慢心不可能得到法。某种程度上讲,傲慢也是自我之意。如果放不下自我,相续中不可能产生道智。如果产生道智,必须要放下自我,即放下自我的种种观点。

我们都不是合格的佛弟子。虽然我们皈依了佛陀,但是我们经常依自己的主见,都是自以为是的,都是自我的观点:“我是怎么怎么想的,我觉的怎么怎么样的,我是怎么怎么看的……”

你是谁啊?你是佛吗?你不是佛,所以你没有资格这么说。你是佛弟子,在佛面前没有资格这样说。所以要放下自我,不能这样说。成佛了以后,你跟佛无二无别了,那时是可以说的。作为佛弟子,应该说“佛是怎么怎么说的,佛经里怎么怎么记载的”,这样说是正确的。

为什么要这样?放下了自我,在你的相续中才会产生道智。如果不放下自我,不可能产生道智。有傲慢心不可能有功德,真正有功德的人不可能有傲慢心。真正有正知正见的人,有何可贡高傲慢的?

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世的母亲,都是未来的佛陀,应该是除了感恩就是恭敬。反观我们,今天看不起这个,明天看不惯那个……这都是凡夫的见解。所以在这里讲的道智支分,首先是要成为法器,在你的相续中要产生道之智慧。如果想成为菩萨,就要放下自我;如果真的想获得这些功德,就要对治傲慢之心。

摘自-----《现观庄严论》讲记四

 

点我:

相关文章

脾胃不好的原因,是爱怨人

脾胃不好的原因,是爱怨人

刘力红教授讲到研究中医多年,觉得已经有些见解了,但他第一次看到王凤仪善人讲人的情志:怨恨恼怒烦,对人的五脏的影响时,才发现自己是个普通的医生而已,惭愧不已。王善人...

【无生】佛教的无生是什么意思?

【无生】佛教的无生是什么意思?

无生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  无生,即不生不灭的意思,也就是涅槃的道理。世间一切皆生灭虚妄之相。无生者,谓无虚妄之生。既无有生,云何有灭?不生不灭,乃究竟实相也。  《佛学大辞典》:(术语)涅槃之真...

方海权:设想无病打坐告别大家后往生极乐世界

方海权:设想无病打坐告别大家后往生极乐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修行人勤苦修学,临终时切不能做到自知时至,身无病苦自在而往生极乐世界。每每看到在病床中痛苦挣扎,我们有感而发出,如果我们能做到无病无疾,自知时至...

佛教故事:老病死苦常随逐

佛教故事:老病死苦常随逐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波斯匿王在闲静处,作如是思惟:‘世间上有三种法,是可憎、不可爱、不可追念的。何谓可憎呢?就是老;何谓不可爱?就是病;何谓不可追念,就是死。’  波斯匿王...

印光大师:临终劝诫

印光大师:临终劝诫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头除过念佛外,别无一件事挂牵,则临终时,方可无挂无碍。若现在还是样样放不下,看不开,则临命终时,所有贪...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经》的威力遣除了一切违缘。当年他带一些眷属西去取经,以种种原因只剩下他一个人。有次他路经一个寺院,看见一个老和尚病得很严重,玄奘生起极大的悲心,没有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