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记载:戒贤法师见了玄奘法师热泪盈眶

  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在印度取经,奘师在菩提场停留近十天,圣迹已一一礼拜过。第十天时,那烂陀寺派了四位大德前来迎接他。隔天就到达里迦村。这是目犍连尊者的故里,中有二塔:一是阿育王所建,一是尊者圆寂地,舍利安奉于中。奘师在塔寺暂歇时,即有二百多名僧众和一千多名信众,手持香花、幢幡、宝盖前来迎请,赞叹围绕,一直送到那烂陀寺为止。此时寺里已集合了寺众在门前等候欢迎,互相引见后,相随入寺。寺方特别预先安置了一个床座,请奘师升座。大众就座后,维那就击犍椎,宣告奘师住寺。

  接着选出二十位善解经律,威仪整齐的中年僧徒陪同奘师参见正法藏,也就是寺主戒贤论师。在那烂陀寺最为人尊敬的就是戒贤法师,据说已经160岁了(一说106岁),大众由于尊重,不敢直称其名,但号为正法藏。奘师当然也是仰慕很久了,能够有缘晋见,百感交集,他依照印度拜见老师的大礼,膝行肘步、鸣足顶礼、问候赞叹,遵行弟子礼节完毕,戒贤论师令人广设床座,让奘师及众僧就座。

  随即问奘师从哪里来的?奘师合掌恭敬回答:「从大唐国来依止师父学瑜伽论。」没想到戒贤论师听了之后,热泪盈眶,把弟子觉贤叫来,他是论师俗家的侄子,也已七十多岁,博通经论,擅于词令,吩咐他说:「你可以当着大家,略说我三年前患病的经过。」觉贤听了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边擦眼泪边述说这段希有的因缘:

  「正法藏原来患风湿病,每当发作时,手脚关节像火烧刀割一样的痛苦,时好时发,拖了二十多年。三年前病情加重,痛苦到已经不能忍受。因此对人生感到厌倦,企图绝食自杀。

  没想到当夜就在梦中见到三位天人,一个黄金色,一个琉璃色,一个白银色,端正庄严,雍穆非凡。金色人说:『你想舍弃这个色身吗?经上只有说身是苦本,却没有教人自绝。你在过去世中曾经当过国王,使人民遭受许多痛苦,所以才会招感这样的苦报。现在你应该省察宿世的罪业,至心忏悔,甘心忍受,广宣经论,罪业自然消灭。如果只是厌世自杀,苦报还是不会了结。』正法藏听了,至诚礼拜。

  金色人指着琉璃色的人说:『你知道吗?这位是观世音菩萨。』又指着银白色的人说:『这位是弥勒菩萨。』正法藏马上顶礼弥勒菩萨说:『戒贤常想投生到菩萨旁边,不知能不能达成这个愿望?』弥勒菩萨回答:『假如你能弘扬佛法,就能在后世达到这个愿望。』金色人又自我介绍:『我是文殊师利菩萨,因见你不是为利益众生而舍身作无谓的牺牲,特地来劝你。现在应该听我的话,弘扬正法,将瑜伽论等普及到没有听过的地方,你的病自然会慢慢的好起来。三年后将有一位大唐僧人,因爱乐大法,前来拜你为师,你可以安心在这里等着教他。』正法藏再次顶礼,感激允诺,说完抬头,三个人已经不见了。醒来才知道是一场梦。从此以后,正法藏的病就慢慢好起来了,乃至痊愈。」

  在座僧众听后,一致叹为希有,奘师更是悲喜交加,赶忙再度顶礼说:「果真如此,弟子当尽最大的努力学习,请慈悲摄受教诲。」

  这时戒师又问奘师在途几年,答告三年,正与梦相符。

  朋友们!即使精进修养如戒贤法师者,业因还没有完全消除,身体依然被疾病困扰。惟有弘扬大道才是最大功德,他可以消弭灾祸、消除业因。这是众师的亲自开释,所以真实不虚!

 

点我:

相关文章

乞丐变国王,只因他发愿请佛应供

乞丐变国王,只因他发愿请佛应供

  《辩意长者子经》里面讲一个故事,有一天佛到辩意长者子家里面去应供。有一个乞丐去乞食。当时佛正在应供还没开始咒愿,还没开始用餐之前,这个时候长者家就没有给他,(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还没有供...

供养一把石头为何换来几世富贵?

供养一把石头为何换来几世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富翁,他的夫人为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孩。  当这个小男婴呱呱堕地时,天上突然降下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珍珠、玛瑙、琥珀、琉璃、珊瑚。这七样东西堆满了他家的院子,奇怪的是这些东西只落...

净土圣贤录易解:东晋僧显、慧虔

净土圣贤录易解:东晋僧显、慧虔

  ◎ 东晋 僧显  僧显。俗姓傅,北地人,坚定苦修一切善行戒法,讽诵经典修习禅定,常常独处于山林之际,或者数日之间入于禅定。  东晋元帝太兴末年(公元三二一年),向南游化到江苏一带,经历各个名山...

海涛法师:这个人为什么死不了?

海涛法师:这个人为什么死不了?

  王舍城中有一位富有的宰相,年纪老迈却没有子嗣。有一天妻子终于生下一个儿子,他和妻子都非常高兴,细心照顾这个小孩,并帮他取名为恒迦达。  恒迦达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又懂事又乖巧,父母都很喜欢他,对...

女人究竟能不能成佛?妇女节告诉你真相

女人究竟能不能成佛?妇女节告诉你真相

  1.龙施女出家修道  这篇故事来自于《佛说龙施女经》,内容讲述了龙施女发菩提心舍身出家的故事:  一天,佛陀游历到维耶离奈氏树园,托钵乞食走到当地的长者须福门外,须福有一个女儿名曰龙施,才刚满...

《百业经》:(43)土地变金地 农夫供佛土地变金

《百业经》:(43)土地变金地 农夫供佛土地变金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