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的柔软

佛教为什么能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屹立于世界,广宏兴盛?佛教从来不用任何武力,就能调伏大众。正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佛教故事的主人公——鸯觉魔罗所言:“伟大佛陀的最大神通力,是他没有使用任何武力,就把我们这些刚强凡夫众的心调的软绵绵的。这就是佛教柔软慈悲的伟大!”(鸯掘摩罗,梵文 Angulimālā,意译指环,早期佛教人物,因受邪师唆使而大肆杀人,后被佛陀度化出家而证阿罗汉果。是示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型范例。)

何谓柔软

所谓“柔软”,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自我主见很深、自我中心很强的人,是不可能有柔软心的,而佛法所说的“无心”,事实上就是最彻底的柔软心。

当我们放下这颗自我心时,才能真正变得柔软,否则别人多说你两句,立刻就会武装起来,变得有棱有角,不但无法心平气和的沟通,还很容易受伤。

柔软心和佛法所说的“空”息息相关,唯有体会到自我和一切的事物,其本质都是“空”时,心胸才能真的敞开。

培养自己的柔软心,是利人利己的好事,因为如果能够消融自我,遇事时,虽然你还是你,但是不会那么容易被别人的言行举止刺伤。而且你不伤害别人,别人也不会故意伤害你,所以柔软心可以说是对自己与他人的一种保护。

向水学柔软

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可以滴水穿石。水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但只要有空隙它就处处都去;而且它的型态不断变化,遇到冷的变成冰,遇到热的变成气,遇到什么就变成什么。虽然一直在改变,但是无论怎么变,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这是因为它始终掌握住自己的原则。

一个真正柔软的人,就像菩萨一样,他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帮助所有众生得到利益;只要众生能得到利益,无论要他变成什么都可以。

万变不离其宗

为了让众生得利益,自己必须变得非常柔软,也就是说会随著众生的因缘而改变自己,但万变不离其宗──即使千变万变也不会改变原有的方向与目标,这才是真正的柔软。

如果一直变化,变到忘却既定的方向,或是丧失原则,那不是真正的柔软,而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其标准便要以“智慧”来衡量。

“柔软”不是“柔弱”

柔弱的人非常脆弱,很容易因为别人的欺负而受伤害,而且一旦跌倒了就再也不想站起来。但是有柔软心的人,不会受人欺负,因为这种人就像水一样,很有弹性,懂得顺应情况变化,或绕圈、或转弯;即使别人踢他一脚,他倒下来以后,又可以马上站起来,就像不倒翁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柔能克刚”。

坚强和柔软本质上也是相通的,坚强的人韧性非常高,不容易被挫折打倒。作为一个佛弟子,要学会彻底的柔软。无论在家出家,给别人的印象很重要,给众生的感觉就是很柔软,很慈悲,时时刻刻关怀别人。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业露华: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

业露华: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

略论中国佛教的轮回报应说业露华三世轮回、因果报应,是中国佛教基本教义之一。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在下层平民中有极...

海涛法师:不生气、不破戒、断恶修善改变命运

海涛法师:不生气、不破戒、断恶修善改变命运

佛过去就和我们一样,都是造恶业的,不动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佛,不空成就如来,过去都是破重戒要堕落地狱的,但是碰到了中间「毗卢遮那佛」的慈悲,引导他们去大忏悔,忏...

层次(感情的质量)越低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发脾

层次(感情的质量)越低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发脾

一、层次越低的人,越爱发脾气人发脾气时,智商将被情绪所俘虏,就会变成别人眼中愚蠢的人。《荀子》中曾曰:“怒不过夺,喜不过予。”高层次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他们只是不...

宣化上人:不为外物所摇,才能明白怎样打坐

宣化上人:不为外物所摇,才能明白怎样打坐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坐禅又叫“思惟修”。从此三个字观之,坐禅不可能没妄想,一定会有妄想,如水波浪。为什么水里有波浪?因为有风之缘故。我们坐禅,为什么打妄想?因为自性...

传喜法师:佛法是用生命体验生命

传喜法师:佛法是用生命体验生命

佛法是用生命体验生命 我们大家一起,佛弟子就这样,做佛弟子不是做生意,对我好的我要。只要对众生有利益的都要,就这样修出来的。其实苦就是苦在这里,明明我们每个人...

惋惜 假如峨眉山跳崖女孩知道佛法能治抑郁症

惋惜 假如峨眉山跳崖女孩知道佛法能治抑郁症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清广)近日,在峨眉山舍身崖,一名21岁女子不顾他人劝阻跳崖身亡。据媒体报道,女孩在遗书中称自己得了抑郁症。女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