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苦,还是乐?

爱,是苦,还是乐?

舍卫国有位梵志,膝下育有一子。梵志对这孩子喜欢到了极点,每天形影不离。有一天,这个孩子突发急病,很快就死了。孩子的离世,使梵志的精神支柱彻底崩溃。他整天披头散发,茶饭不思,没事就到孩子坟上去哀哭,晚上也在孩子的坟旁守候,盼望出现奇迹。

有一天,梵志精神恍惚来到祇园精舍门前,在佛前哭诉道:“大师!我唯一的儿子死了,我简直生不如死!”

佛陀听后很是同情,软言相慰道:“自己爱恋的孩子走了,谁能不伤心呢?不过话说回来,心中只要有爱恋存在,就会产生忧戚和苦恼,这是世间常态啊!”

梵志听后有些不开心,便对佛陀说:“大师!您说这个话我不赞同。心有爱恋,心才会有所依托;心有所依托,快乐便会产生。否则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然而佛陀依然重申他的观点。梵志听后,心中不喜,生气地走了。

有位鸯伽梵志无意中听到佛陀的这句话,觉得佛陀的话虽有道理,但似乎又有些绝对化了。他认为,人生一世,爱恋过盛不是好事,但一点没有爱恋,又怎么可能呢?

但鸯伽梵志转念又想:这话究竟是不是佛亲口所说?会不会以讹传讹?于是他决定亲自到佛陀那里走一趟,当面向佛陀求证。

佛陀听明来意后,微笑着对鸯伽梵志说:“没错儿,这话的确是我说的。”佛陀问鸯伽梵志:“假如有一个人因为母亲病逝,便心神错乱,脱衣裸形四处游走,逢人便呼唤:‘你见到我母亲了吗?你见到我母亲了吗?’开始之时,人们对他充满同情;可时间一久,人们就会远离他、厌烦他,甚至会嘲弄他,当面或背后骂他是‘神经病’。鸯伽,你想想看,这个人出于对母亲的爱恋,结果却使自己变成人见人厌的‘神经病’。这究竟苦恼的,还是快乐的?”

鸯伽梵志听后说:“被人骂作‘神经病’,那怎么会是快乐的呢?”

佛陀再向鸯伽举例说:“过去有一个妇人,其夫家境贫寒。妇人在回娘家省亲之时,其亲族准备威逼妇人改嫁。这个妇人偷偷地跑回家里,对其丈夫说:‘我娘家人准备让我改嫁给富人做小妾,你有何打算?’她的丈夫二话不说,将她拉到内室,举着一把刀对她说:‘你要改嫁,我别无他法,唯有一死。今生我们无缘再为夫妻,那就等来世吧!’于是举刀先杀其妻,然后自杀。鸯伽,你说说看,爱恋是苦,还是乐?”

鸯伽听后,大为惊怖,连连叉手说道:“世尊!您说得在理啊!”

——界定根据《中阿含经·216经》改编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他有财富,他的苦处贫穷人不知道,真苦

净空法师:他有财富,他的苦处贫穷人不知道,真苦

【爱保贪重。心劳身苦。】这两句话也是我们现前社会的写实。我们有财富,命裡有财,捨不得布施,捨不得帮助别人,那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压力,怕财富贬值,担心的事情可多了,我...

道证法师:只要有一个人一心念佛,阿弥陀佛本人就

道证法师:只要有一个人一心念佛,阿弥陀佛本人就

对'佛’这一方面来讲,毫无疑问的,永远都是至诚要接引、救度众生,佛不论是对哪一个人,哪一个众生,都没有'不接引’的心,只要众生愿意接受,佛就愿意接...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   问:佛教为什么要给佛菩萨像开光 济群法师答:供养佛菩萨,主要是为了增长佛教信众对三宝的信心,在恭敬中约束身心,培植善...

仁清法师:皈依可以请人代替吗?

仁清法师:皈依可以请人代替吗?

这次给大家带来的三皈五戒简轨和八关斋戒简轨,带来的不是很多。可以拿去看。目的是什么呢?是让大家明白,因为三皈五戒是很简单的仪轨,为什么我还要形成光盘,把它刻录出来...

净空法师:遇到违逆的事情生不生气?

净空法师:遇到违逆的事情生不生气?

佛的弟子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违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在现前这个社会可能天天都会遇到,你生不生气?如果生气,七处平满相你就没有了,灭罪生善的功德你也无法修成。所以顺境...

印光大师:夫妻常行房事,反难生子

印光大师:夫妻常行房事,反难生子

汝但持清净戒,若为生子偶行房事,当沐浴净洁,不可常行房事。诵经之人,必要清洁。若起淫欲,便污秽了。不过为生子故,不妨或年或季偶一行之。能如是节欲,所生之子,必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