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苦,还是乐?

爱,是苦,还是乐?

舍卫国有位梵志,膝下育有一子。梵志对这孩子喜欢到了极点,每天形影不离。有一天,这个孩子突发急病,很快就死了。孩子的离世,使梵志的精神支柱彻底崩溃。他整天披头散发,茶饭不思,没事就到孩子坟上去哀哭,晚上也在孩子的坟旁守候,盼望出现奇迹。

有一天,梵志精神恍惚来到祇园精舍门前,在佛前哭诉道:“大师!我唯一的儿子死了,我简直生不如死!”

佛陀听后很是同情,软言相慰道:“自己爱恋的孩子走了,谁能不伤心呢?不过话说回来,心中只要有爱恋存在,就会产生忧戚和苦恼,这是世间常态啊!”

梵志听后有些不开心,便对佛陀说:“大师!您说这个话我不赞同。心有爱恋,心才会有所依托;心有所依托,快乐便会产生。否则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然而佛陀依然重申他的观点。梵志听后,心中不喜,生气地走了。

有位鸯伽梵志无意中听到佛陀的这句话,觉得佛陀的话虽有道理,但似乎又有些绝对化了。他认为,人生一世,爱恋过盛不是好事,但一点没有爱恋,又怎么可能呢?

但鸯伽梵志转念又想:这话究竟是不是佛亲口所说?会不会以讹传讹?于是他决定亲自到佛陀那里走一趟,当面向佛陀求证。

佛陀听明来意后,微笑着对鸯伽梵志说:“没错儿,这话的确是我说的。”佛陀问鸯伽梵志:“假如有一个人因为母亲病逝,便心神错乱,脱衣裸形四处游走,逢人便呼唤:‘你见到我母亲了吗?你见到我母亲了吗?’开始之时,人们对他充满同情;可时间一久,人们就会远离他、厌烦他,甚至会嘲弄他,当面或背后骂他是‘神经病’。鸯伽,你想想看,这个人出于对母亲的爱恋,结果却使自己变成人见人厌的‘神经病’。这究竟苦恼的,还是快乐的?”

鸯伽梵志听后说:“被人骂作‘神经病’,那怎么会是快乐的呢?”

佛陀再向鸯伽举例说:“过去有一个妇人,其夫家境贫寒。妇人在回娘家省亲之时,其亲族准备威逼妇人改嫁。这个妇人偷偷地跑回家里,对其丈夫说:‘我娘家人准备让我改嫁给富人做小妾,你有何打算?’她的丈夫二话不说,将她拉到内室,举着一把刀对她说:‘你要改嫁,我别无他法,唯有一死。今生我们无缘再为夫妻,那就等来世吧!’于是举刀先杀其妻,然后自杀。鸯伽,你说说看,爱恋是苦,还是乐?”

鸯伽听后,大为惊怖,连连叉手说道:“世尊!您说得在理啊!”

——界定根据《中阿含经·216经》改编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为什么该放下的,他放不下,不该放下的

净空法师:为什么该放下的,他放不下,不该放下的

什么叫功夫成片?心里面一起念,都是阿弥陀佛,念念是阿弥陀佛,无论是白天是晚上,是­清醒还是睡觉。到什么时候,你睡觉的时候,做梦也念阿弥陀佛,你的功夫就差不...

推荐5种蔬菜治疗多种癌症

推荐5种蔬菜治疗多种癌症

如今的癌症似乎处于优势,患病率每年都在提高。患者有时候病急乱投医,啥偏方都想尝试一下,这对于病情很不利。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对抗癌症?可以试试蔬菜素食治疗,接下来推荐...

恩师(道证法师)对戒律的信心和持戒的精神

恩师(道证法师)对戒律的信心和持戒的精神

以三件在恩师身边的事,让大家体会恩师对戒律的信心和持戒的精神。其一,一日恩师向末学讲说戒律,讲到不能食五辛的问题。末学问恩师说:“香椿的味道很漠郁,是不是也属于五...

心大路则宽,心小事则难,做​人需要

心大路则宽,心小事则难,做​人需要

人可以走弯路,但是不能一次一次的伤害自己,经历是让你清醒,而不是越来越不认清现实。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没有经历就无法理解智慧...

2017年,心存宽容,收获幸福

2017年,心存宽容,收获幸福

心存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宽容是一个人心中的根,人们的宽容在心的深处徘徊而升华;宽容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宽容而改变。遇方便时行方便,...

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一、放下面子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最终死在面子上。二、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