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他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空间、时间确实都不是真的,都是从我们分别执著里面变现出来的,离开分别执著,空间维次就不存在了。那是什么现象?经上常说「即在当下」,确实过去也在当下,未来也在当下,你全看清楚了。此处是当下,极乐世界也在当下,华藏也在当下,无一处不在当下。

这是什么缘故?我们在前面曾经读过,虽然读过,还很不习惯,实际生活上用不上,这你就可以证明,我们的习气有多深,我们的妄念有多重。

菩萨清楚,不但菩萨,阿罗汉他已经得受用,他超越六道了,真正是所谓活在当下,这才是事实真相。

当下就是起心动念,一念一法界,这一个法界是圆满的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法界,不是一佛土的十法界,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的一法界,真的一点都不错。一法界叫一真法界,一法界也叫实报庄严土,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活在当下那一念,那一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里面的一念。这一念不生不灭,这一念不可得,这一念,佛在《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我们迷了,迷了,这一念看不到;这一念看不到,就是实报庄严土看不到了。什么叫实报庄严土?看到这一念的人就见到实报土,就入实报土,这是法身菩萨。

我们迷了这一念,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念的存在,我们看到是什么?这一念的相续相,相续相累积构成一个画面,就像电影影片累积构成一个画面在银幕上,我们看到了。

银幕上那个一念我们没有看到,实际上银幕上那个一念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一秒钟二十四张画面叠在一起。佛告诉我们这个速度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千六百兆,我们怎么知道!

你就晓得我们所看的这个境界,就是这个意念累积产生的幻相,这个相是个动的相,不是静止的。你看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现在我们讲振动,频率的振动。这是一真法界,迷了之后,这一真法界随著我们念头在变,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把它变成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变的,这些人觉悟了,但不是大彻大悟,他没见性。

见性就是见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见到这个,那叫见性。见到最初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就是什么?放下了,这叫见性成佛,我们叫法身菩萨,在《华严经》称为圆教初住,刚刚见到。往后二住、三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断向上提升。大乘修学终极的目标是见性,是回归自性、回归大自然(自性就是大自然),回归常寂光,所以遍法界虚空界统统见到了。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懂得无常,才不为感情所伤

索达吉堪布:懂得无常,才不为感情所伤

如今二三十岁的人,学习一下无常观非常好。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很多 人最执著的就是感情,假如感情上出现了变故,自己就会痛不欲生。但若明白了无常之理,即使没得到或者失去...

碎碑雷击,刻碑得子

碎碑雷击,刻碑得子

  碎碑雷击,刻碑得子(摘自《感应篇注》碎碑刻碑)  孙思邈。以龙宫方。历试皆验。编入千金方中。刻碑传世。有人多印方本。因击碎其碑。欲以市利。被雷震死。又一人从而再刻之。梦思邈语曰。汝命无子。因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看一个财富旺族的发家传奇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看一个财富旺族的发家传奇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位朋友,已很长时间失去联系。她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出国留学三年,后回国经商且很成功,但看上去一点不象生意人...

放下、淡定、宽容、感恩,你就是智者

放下、淡定、宽容、感恩,你就是智者

  1、沉默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择沉默。本来就不需要所有的人都会了解你,因此你也没必要对全世界解释。做真实的自己就好。2、平静在你跌入人生谷底的...

宋道发教授: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宋道发教授: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周敦颐的佛教因缘 宋道发 引论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英宗旧讳,改名敦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世称濂溪先生...

净空法师:佛像“开光”的意义

净空法师:佛像“开光”的意义

空法师讲述 华藏图书馆 最近几天,有一个同修来给我说,他家里新请了一尊佛像,问我要不要开光,要不要请人给它开光?我就问他;其实这桩事情我在过去跟诸位讲过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