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他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空间、时间确实都不是真的,都是从我们分别执著里面变现出来的,离开分别执著,空间维次就不存在了。那是什么现象?经上常说「即在当下」,确实过去也在当下,未来也在当下,你全看清楚了。此处是当下,极乐世界也在当下,华藏也在当下,无一处不在当下。

这是什么缘故?我们在前面曾经读过,虽然读过,还很不习惯,实际生活上用不上,这你就可以证明,我们的习气有多深,我们的妄念有多重。

菩萨清楚,不但菩萨,阿罗汉他已经得受用,他超越六道了,真正是所谓活在当下,这才是事实真相。

当下就是起心动念,一念一法界,这一个法界是圆满的法界,过去现在未来的十法界,不是一佛土的十法界,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的一法界,真的一点都不错。一法界叫一真法界,一法界也叫实报庄严土,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活在当下那一念,那一念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里面的一念。这一念不生不灭,这一念不可得,这一念,佛在《般若经》上所说的,「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我们迷了,迷了,这一念看不到;这一念看不到,就是实报庄严土看不到了。什么叫实报庄严土?看到这一念的人就见到实报土,就入实报土,这是法身菩萨。

我们迷了这一念,根本就不知道这一念的存在,我们看到是什么?这一念的相续相,相续相累积构成一个画面,就像电影影片累积构成一个画面在银幕上,我们看到了。

银幕上那个一念我们没有看到,实际上银幕上那个一念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一秒钟二十四张画面叠在一起。佛告诉我们这个速度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千六百兆,我们怎么知道!

你就晓得我们所看的这个境界,就是这个意念累积产生的幻相,这个相是个动的相,不是静止的。你看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的生灭,现在我们讲振动,频率的振动。这是一真法界,迷了之后,这一真法界随著我们念头在变,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把它变成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变的,这些人觉悟了,但不是大彻大悟,他没见性。

见性就是见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他见到这个,那叫见性。见到最初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他见到这个,见到这个才能把无明破掉。

就是什么?放下了,这叫见性成佛,我们叫法身菩萨,在《华严经》称为圆教初住,刚刚见到。往后二住、三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不断向上提升。大乘修学终极的目标是见性,是回归自性、回归大自然(自性就是大自然),回归常寂光,所以遍法界虚空界统统见到了。

 

点我:

相关文章

佛入:不信佛的母亲死后在女儿开导助念下往生

佛入:不信佛的母亲死后在女儿开导助念下往生

母亲81岁,生前是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有天地鬼神、不信有天堂地狱;不信人有轮回、神识不灭,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生前对阿弥陀佛也不信,不过我让母亲念佛为了应付...

佛教的开光是怎么一回事?

佛教的开光是怎么一回事?

开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我常碰到有人拿一些佛像挂坠、佛珠、手串甚至一些首饰给我看,说这是开过光的。甚至有一次还有人拿一支非常名贵的钢笔给...

本焕法师:《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序

本焕法师:《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序

《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序 本焕 弘法寺常住发心,印顺大和尚率两序大众经数年努力,将汉传佛教丛林仪规进行搜集整理成《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

布施蚂蚁和鱼的果报不可思议功德和方法

布施蚂蚁和鱼的果报不可思议功德和方法

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速急、方便而又积聚巨大功德资粮福因的妙法。本师释迦牟尼佛说:“努力舍弃自我而利益一切众生必定能成就佛果。”《入菩萨行论》中说:“凡...

传喜法师:把握生命的正确方向

传喜法师:把握生命的正确方向

把握生命的正确方向 大家来一次不容易,观音菩萨成道日感召而来。我们要集中精力,这几个小时保持安静,完全进入法会的状态。 我们在十六的时候也是电闪雷鸣,“洒净...

净空法师:要是想到死,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净空法师:要是想到死,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为什么经上常讲「空、无相、无愿」,大三空三昧法门,实在讲,要想契入实相,证得理一心不乱,明心见性,都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净土宗的三个条件比这个要低很多,净土宗三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