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放下对世间的贪念,救度这个世间

世间的一切包括我们的肉体,都是变化无常,只要有身体,就必定要生老病死,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所以如果一个人,要在这个世间追求永远的快乐,那就永远痛苦,这是愚痴,所以这一点一定要想清楚,这就叫做智慧。

智慧不是说去读书,读书不一定有智慧,只是比较聪明,智慧是你对这些真相瞭解,凡是有生命就有生老病死,凡是存在的都会变化,凡是健康的都会生病,凡是相聚的必定会分离,凡是处高位的必定有下台的一天,凡是有生命必定要死亡。

所以这个世间,我们不要去执着,如果有一个男人跟你说,他外面有女人,他哪一天会抛弃你,你一开始就不会去爱他。简单的说,有个人跟你说这颗苹果有毒吃下去会死,你就不会去吃。所以这个世间,凡是存在的一切都会变化,都是毒,什么是毒?你对会变化的东西不瞭解,去追求或者去排斥,那就是毒,所以我们叫做内心裡面有三毒,有贪瞋痴的毒,害死我们生死轮回。所以,不要让自己的内心里面起三毒,也不要对这个世间的一切有所求,凡有所求皆苦,有爱就有烦恼,没有爱就没有烦恼,有爱生忧,有爱生虑,无所爱乐无所忧虑。这一点各位想清楚了吗?想不清楚的人会为爱而死,死得很难看。

每个人都向外追求,要赚钱、要爱情、要富有,好吧!就算把整个莲池潭都送给你好了,光是扫地就扫到吐血,大家都来你这里抽烟你就气死了,光是把土地围起来就要花几千万,你会很烦恼。所以各位,佔有不是快乐,不要有这种想法,已经失败的人更加不要再去追求了,你这辈子爱情已经失败了,就不要再去追求第二个,所以佛要我们去瞭解,因此放下一切。放下一切不是什么都不要,是要追求成佛度众生,所以发愿去淨土,发愿去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放弃这个世间。

这个世间我们过去对它有所误会,在这里爱染执着受苦,我现在要来救度这个世间,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站起来,这个宇宙世间,所有众生不是我们贪爱与恨的对象,是我们度的对象,但是为了要度对方,我们要圆满自己,没有爱染的心,这叫空性、无生法忍,不退转,所以发愿去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够得到无限的真理、空性、大慈大悲。

 

点我:

相关文章

佛前供灯的重要性

佛前供灯的重要性

许多善信都会到寺院礼佛,有些善信也会在家里供养佛菩萨,而佛前供养有十种。分别是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不管是何种供养皆具有无量功德。而灯是智慧和光...

净空法师:不再挂在心上了就是真放下了

净空法师:不再挂在心上了就是真放下了

我们现前的社会,六道、十法界这些相,蒙佛菩萨为我们说法,说清楚了、说明白了,我们就觉悟了。这个“晓”就是觉悟,就是诸法实相。我们就明白了,明白了之后怎么样?就会把...

湛如法师: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湛如法师: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未来佛教应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 编者按:2010年9月9日,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在论坛发表题为《四众弟子对汉传佛教的历...

慧光法师:全然接受亦智慧

慧光法师:全然接受亦智慧

全然接受亦智慧 --慧光和上开示--   甚么是智慧? 智慧不是只是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时候,我很有能力,我知道怎么解决,这个人很有智慧。...

净空法师:八地以上菩萨才不会有隔阴之迷

净空法师:八地以上菩萨才不会有隔阴之迷

四十八愿前面四十三愿,都是佛发愿普度一切众生,接引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往生净土,目的都在此地。从四十四到四十八,这五愿是阿弥陀佛的别愿,对什么人发的?是对十方世界那些...

嘎玛仁波切:你也可以不抑郁

嘎玛仁波切:你也可以不抑郁

抑郁,似乎成为了当下非常主流的一个词。很多时候,都会听说有人感觉自己好像抑郁了,或是将要抑郁了。其实,当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抑郁的状态时,往往说明,社会群体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