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紫竹林中紫竹石

  普陀山的紫竹林,原来还有紫竹石。紫竹石也称观音石,白质黑章,花纹似紫竹,枝叶宛然,图案斑斓犹如一幅幅天然岩画,很有观尝和开发价值,清人曹伟皆有《紫竹岩》诗云:

  “石晕斑斓水气昏,竞传灵迹凿山根。试看墨泼桃花石,一样潮音紫竹痕。”

  传说很久很久的远古时代,观音大士在桃花白雀寺出家,到普陀洛迦修行,得道后就上西天参拜佛祖去了。她在雷音寺听佛陀讲法,转眼过了九十九天。一天,佛陀对观音说:“你学炼有成,可以回普陀洛迦去建立道场讲经说法,普渡东土众生。”于是观音大士就离开雷音寺,脚踩莲台,驾祥云飘然而回。行至莲花洋上空,低头一望,不觉暗暗吃惊,优美清净的南海胜境,竟然毒雾阵阵,瘴气弥漫!她一时摸不清底细,便在洛迦山降落云头住了下来。

  原来观音大士上西天听佛陀谈经讲法九十九天,凡间已过了几千百年。这期间,原在东福山云雾洞修炼的海蛇精占据了普陀山,它自称“蛇王”,潜居潮音洞,常幻化成一红脸大汉,在山上游来荡去,伺机作孽,残害生灵,清净壮丽的佛地被弄得乌烟瘴气。第二天,观音大士变成一个年轻的小妇人,从洛迦山一跨步,便跳到了普陀山龙湾岗山嘴头一块巨大的岩石上,这一跳还在她落脚的岩石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从此人们都叫这块巨石为观音跳。

  观音大士刚站住脚跟,只见潮音洞方向飘起一朵红云,瞬时在龙湾岗出现一红脸大汉,粗声粗气地说:“小女子,你来我岛做什么?”观音一看,便知那是蛇精化身,便道:“你就是蛇仙吧!为何占我佛门清净圣地,糟蹋生灵?”

  蛇精把双眼瞪得铜铃一般,嚷道:“我在这岛上已经住了几千百年,怎么说是我占你佛地?”

  观音见蛇精脸露刹气,口气傲慢,想这蛇精粗鲁莽撞,何不略施小计,让它心服口服,于是便说:“你原是住在东福山云雾洞的,后又趁我上西天参拜佛祖时来到普陀山,独占两地,有什么用呢?还是行个方便,自回云雾洞去,把普陀山还给我设寺传经吧!”蛇精见观音说话态度和善,一时脸涨语塞不便发作,但想起云雾洞既无云雾,又很荒凉,一年四季,常受烈日爆晒……于是直晃着脑袋说:“不让不让,请你快离开洛迦。”说罢回头要走,观音忙说:“难道洛迦也是你的吗?”蛇精转过身来道:“普陀洛迦原本就是一个地名嘛!”

  观音见蛇精不肯,于是把话锋一转说:“你口口声声说普陀洛迦是你的,有何依据呢?”

  这时,蛇精得意起来,说:“我在此潮音洞修炼几千百年,我的真身正好修炼成绕岛一圈。”

  观音见时机已到,便用话激它:“你有如此巨身,我却不信,你且绕来。”

  蛇精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就随势在地上一滚翻,变成一条巨蟒,转眼间蛇身越伸越长,沿着山脚海岸,蜿蜒曲折向岛周围伸去,那时的洛迦山离普陀山不过百丈海面,眼看蛇身就要首尾相接,观音抬腿轻轻一蹬,洛迦山离普陀山渐去渐远,蛇精化尽毕生精力,但怎么也围不上,直到精疲力竭,才想起这是菩萨神威,奈何不得,便重又变成人形,但心犹不甘,要求观音大士也显显本领。观音举起杨枝往小瓶里一蘸,随手洒向双峰山麓潮音洞背侧面,只见那里的巨石内外纷纷长出紫竹,茂茂密密,苍苍翠翠。观音说:“紫竹林原是我修身讲经之地,自被你蛇王霸占,清净佛地成了光秃秃的一堆石头滩!”说着右手托出净瓶,蛇精一见,失声呼叫“啊,净瓶!”忙不迭伏地求饶:“菩萨饶命,菩萨饶命!”  观音菩萨以慈悲为怀,遂说:“就放你一条生路,自回云雾洞去吧!”顺手折一莲瓣往空中抛去,即时变成了一朵莲云。接着又对蛇精说:“回去好好修行,只要你改邪归正,让莲云为你遮荫,如再作恶,定然不饶!”蛇精连连叩首拜谢,随后就圆云雾洞修行去了。直至今日,旅客站在佛顶山菩萨顶还可经常见到东福山云雾洞上空飘浮着的那朵莲云呢!

  自此,旃檀岭下,双峰山麓紫竹林庵一带,不仅枝叶婆娑,竹杆秀丽的紫竹丛丛,而且那里的石头,劈开来也多是染绘着枝叶宛然的丛丛紫竹。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是怎样的愿心,才能坚定修行的信心呢?

是怎样的愿心,才能坚定修行的信心呢?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的佛弟子,名叫须赖。他深信佛陀所开示的教理,因此丝毫不把贫苦放在心上,日日聆听教义,恭敬地供养礼拜佛陀。  须赖善名远播,许多人常跟随着他到精舍礼佛、听法,就连...

道膺禅师座下僧悟因缘

道膺禅师座下僧悟因缘

  一日,云居道膺禅师座下有僧在寮房内念经,恰好道膺禅师从窗外经过。  道膺禅师便隔着窗户问那僧:“阇黎念者是甚么经?”  那僧回答道:“《维摩经》。”  道膺禅师道:“不问《维摩经》,念者是甚么...

瞻病的功德

瞻病的功德

  瞻病的功德  王舍城内的一位比丘生病了,病得很厉害,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他平时人缘不好,门前几乎可以罗雀。他很伤心,只好寄希望于佛陀。他感到很绝望,口中喃喃自语:“世尊啊!你什么时候能看看我呢?...

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为何说自己只有四岁?

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为何说自己只有四岁?

  佛在世时,有一位波斯王出城巡游。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随从围绕其身边。途中,波斯王从远处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他深怕这位老迈的长者受到惊吓,即吩附身边的随从:“停下来!停下来!”让老人...

父亲两世开导儿子

父亲两世开导儿子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倒穿鞋的菩萨

倒穿鞋的菩萨

    很久以前,有一个性格粗暴的屠夫,他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  但他对母亲毫不关心,甚至到了不闻不问的程度。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很多人都说观音菩萨经常会现身说法。  有一回,屠夫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