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进法师记录整理:放下

文 / 正进法师记录整理

《金刚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有人诵经很精进,一天要诵多少多少部,且《金刚经》、《药师经》还有《普门品》等佛经,轮番读诵,每天如此不缀。她抓住一个机会来问大和尚,为何护法神不来保佑她先生的身体和生意呢?此疑问,快使她要对佛教失去信心了。

道慈大和尚笑了。原来你诵经是有那么多要求呀?用佛经换平安,换宝贵呀,要换很多东西。又如此许多,没完没了?佛经是给人智慧的,当然更包括慈悲。你要让你家先生去学习,去多多领会其意理,才能应用运用起来,不是让你如此死抱着不放。

更有一种学佛人,我执和法执太重了。佛陀是大医王,他一生开过八万四千种药方,这些药方治好或医治过很多病人。有奇效。但,人们对各种药方却有执着,不肯放下,背在身上,放在怀里,往前赶路。药方多了,成了厚厚的一本书,或许多种书,所谓的“著作等身”,但,人们不怕沉不怕重,重如泰山,你仍然要带在身上。这如何是好?

是呀,你好比上面说的那种学佛人。不知这里的其中道理。

道慈大和尚又进一步开示说:过去医生遵守的一个最重要的,过去叫“仁心仁术”。这里指出了,没有仁心怎么有仁“术”。你心里没病,这个“术”对你没用。我理解此“术”为药方解,暗藏佛“法”意,佛医病用的药方便是佛法。这句古代的话,在现代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变化了,由农牧民的农耕社会向手机互联网时代的转换,这句话如何或怎么有效地运用到我们身上来,确实需要我们去研究。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南无阿弥陀佛 🙏🙏🙏

 

点我:

相关文章

莲宗十三祖 印光大师

莲宗十三祖 印光大师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1年)。  讳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人。幼随兄读儒书,颇以传承儒家圣学自任,应和韩欧辟佛之议。后来,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即投...

净空法师:对这些信息,要用理智、用智慧去看待

净空法师:对这些信息,要用理智、用智慧去看待

扶鸾这个事情,小时候我在福建住,念小学的时候,看到福建人这个很普遍。家庭环境稍微好一点的人,都供的有这个乩盘,很考究,用畚箕做出来,竹子编的,龙头,刻的那个木头是...

镜清雨滴声

镜清雨滴声

  公 案  越州镜清寺顺德禅师问僧:“门外是什么声?”  僧云:“雨滴声。”  清云:“众生颠倒,迷己逐物。”  僧云:“和尚作么生?”  清云:“洎不迷己。”  僧云:“洎不迷己,意旨如何?”...

富有是内心的感受知足的人最快乐

富有是内心的感受知足的人最快乐

  一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富庶稳定。有一天他突然想:自己向来勤于政事,我这么努力,到底百姓的生活形态又是什么程度?”大臣就向国王禀告:“国王,依我所见,人民的生活富乐安康,国王可以拨...

年少比丘因造恶口,五百世堕为狗身

年少比丘因造恶口,五百世堕为狗身

  昔日,有一群商人带着一只狗到其他国家做生意,行至半途,商人停下来稍作歇息。狗儿趁着商人不留意时,便将放在一旁的肉给刁去吃了。商人发现后,生气地拿起棍棒将狗儿的腿打断,并将它丢弃在路旁。此时,舍...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3

  清思岸  思岸,字愿登,是杭州钱塘谢氏的后人。少年学儒,是秀才,觉悟到世间无常,就皈心三宝。宗门教下的知识人,都差不多参访遍了。后来听到玉峰法师的开示,要求脱离苦难,只有念佛一法,最容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