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放下是不放在心上,不是叫你什么都不干

我们再往下看,「今修净土,主乎心净。信为急务,明亦甚矣。」真难,我们今天修净土,这里头有个净字,信是急务,从哪里下手?从哪里入门?从信。你要相信净,你看净土常说「心净则佛土净」。我们相信净,就会相信极乐世界,就会相信阿弥陀佛,一定要从这个字下手,不能有怀疑。

我们同学大家多年在一起,能说不信吗?都在信。皈依三宝,受了戒,可是我们的心依然被染污,我们信里头掺杂着疑,怀疑,不是净信,不是明信。这是大问题,这不是小事,是大事!不但它障碍我们往生,现前它障碍我们修学得不到法喜,不能帮助我们开悟,疑障碍悟。怎么办?方法有,就是我们不肯干。什么方法?读书千遍,就读《无量寿经》,你将《无量寿经》念上一千遍,一天念十遍,初学的大概要十个小时,念熟了之后,念一部大概半个小时,每天念十个小时,就是念二十遍。起头要遍数,往后熟了要时间,我一天真正修行十个小时,就念这部经。什么意思不问,这完全是自性流露,没有意思;要有意思,都是你的妄想、你的杂念,没有意思。到别人问你的时候,你随口就答出来了,那就是意思,无量义。问的人,他的恭敬心,他的清净心,他的平等心,不一样,真正有清净平等觉的,一听也开悟了,就圆满了;没有,也各个随得解,也能满他的愿望。所以小悟、中悟、大悟、大彻大悟,不一样,跟我们各人的根性有关係,也就是烦恼障碍的厚薄有关係。

所以佛教我们放下,放下非常重要。放下是不放在心上,不是叫你什么都不干,什么都可以干,别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造业,不放在心上叫造净业,佛菩萨不放在心上。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印度,住世八十年,他是净业,他没有放在心上,心上乾乾净净,什么也没有。他来干什么?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用什么方法?用教学。不但没有把教学放在心上,连起心动念也没有,高明到极处。他要起心动念,他是凡夫。说法四十九年,你不能说他说法,你要说他说法你错了,你把他当凡人看待。他来示现怎么样?一句一个字也没说;说那么多,一个字也没放在心上,所以叫他圣人。对于这个地方尘埃永远不沾惹,染污不了他,这是我们要明瞭的。明瞭就是我们悟了、明白了,明白之后要学,要像他一样,他能不放在心上,我们为什么放在心上。不放在心上,没事;放在心上,没完没了,可麻烦了。随缘得大自在,就是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有大痛苦,不管是对人对事、对自己对别人都免不了。佛最高明之处就是知道放下,别放在心上。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黄金贼

【佛教故事】黄金贼

  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在外行化后,准备返回精舍。途中,佛陀突然离开大道,转而带领大众避入草丛。  对于佛陀这样的行径,弟子们心里非常纳闷,于是阿难问道:‘世尊,我们为何舍却正路不走,反而行入草丛呢...

安众与众

安众与众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这一偈子是说,自己认同了这个和乐融洽的团体,也希望所有的人都来信赖它、维护它、尊重它、尊敬它。彼此间相互关怀照顾,不为私利...

透析手淫邪淫对家运巨大影响的奥秘

透析手淫邪淫对家运巨大影响的奥秘

也许有的人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会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手淫邪淫只是自己的问题,怎么就扯到家运了,也许他们认为这真是种迷信甚至认为这真是不可理喻不可饶恕的。其实不然,手淫...

守戒就是守心

守戒就是守心

佛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持戒、守法,他的一生就会身心安定,没忧愁、没烦恼、没恐怖,这个“法”指的是佛法。实际上,一个人修心靠的是持戒,就是知道自己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

通过放生就可以财富自在 求福报,修悲田

通过放生就可以财富自在 求福报,修悲田

第三种福田是悲田,慈悲的田,慈悲心的田。要有慈悲心,看到一些有病的人我们无条件发心去照顾他,看到老人家、妇女、可怜的人、小孩子,我们用一个无私的爱心去关心他,帮助...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至死不变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至死不变

  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期间非常忙碌,几乎是日以继夜地解答弟子心中疑问。他也会为施主们讲解佛法,并不定时为新皈依的弟子授戒,或参加信徒们邀请的斋宴。  有一天晚上,佛陀就经过僧房。忽然,他听见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