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居士:如何才能不发脾气、不生气?

最近有好多人来询问自己如何不生气,是人都会生气,因为生气是我们众生的一大习气,想改还真地不容易。但生气的后果都很严重,有些人遇到事不如意,生气发脾气,最后不仅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阻碍或障碍了事情的解决,生气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生气时会让体内一种导致炎症的蛋白质升高,其产生的炎症可以使动脉内层硬化,易导致气血运行出现堵塞,严重时还可以导致人被“气死”,我们在媒体上确实看到有人因为生气被气死,家属然后上法庭打官司讨说法的。

发脾气、生气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如常生气爱发脾气的人,外貌看上去急燥,在世人眼里绝对属于丑陋形的。女人如果想外貌端庄,就绝对不要发脾气,说话、做事要温柔,外貌才会显得圆润,人见人爱;常生气爱发脾气的人,都会让人觉得讨厌,最终自己在社会上的声望尽失,朋友远离,工作不顺,家庭不和,生意冷清,财神福神远离;常生气爱发脾气的人,很容易对别人恶语相向,伤害别人,给自己带来口业,毁了自己的福报,还给自己造了下地狱、做畜生的因。所以生气真的是得不偿失的。

为什么众生会生气,会发脾性,这一习气很难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无明。我们平时生活工作中,与亲朋好友相处,难免会听到让我们不顺心的话、遇到让我们不顺心的事情。这些话、这些事情,从唯物论角度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事事都能让自己顺心,别人就不会顺心了,所以世间是没有绝对顺心的话、顺心的事。而从佛教来分析,这些也是自己的因缘,这世间不可能听到无缘无故的话,不可能遇到无缘无故的事,不可能遇到无缘无故来伤害自己的人,其前提也是自己累世伤害过他,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是自己恶业的果报而已。认清这个道理,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该还债就还债,该了业就了业。

我们为什么要生气呢?因为我们内心都有我执,认为我想的,我做的都是对的,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到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有时角度变一下,角色替换一下,自己的想法也许就不同了;还有我们内心有控制别人的念头,总想着要让别人顺着自己,总想着要占有别人。这些归根结底来说,都是这个“我”在作怪,因为心中总有个强大的自我,在做事上,在吵架上,一定要以我为先,这就是佛教上所说的分别心很重,或者说对待众生丝毫没有平等心。

我们再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发火呢?如果我们自己说错话、做错事情了,我们要承认,我们要向他人忏悔,不能因为自己错了,还要向别人发火、发脾气。而且我们如果我们说错话了,做错事了,别人应该对我们生气发脾气才对呢。如果是他人说错话、做错事情了,我们更不应该发火呢,我们都知道发脾气、发火后患无穷,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那我们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

所以,大家在听到不顺耳的话、遇到不顺心的事、见到不开心的人时,千万不要发脾气生气,要看清万事万物背后的因果,要明白我们是听到了该听的话,遇到了该遇到的事情,见到了该见的人,这样我们心理清净无烦恼,才能开开心心地学佛,才有可能得到解脱。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消除抑郁悲观想自杀烦恼情绪的方法

印光大师:消除抑郁悲观想自杀烦恼情绪的方法

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事事如意、财色名位皆在人上。倘前生修有痴福,得其所欲,则骄奢淫泆,无所不...

大安法师:很多人觉得持五戒都是很大的挑战,持不

大安法师:很多人觉得持五戒都是很大的挑战,持不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就具有像佛一样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具有像佛一样的紫磨真金色,就具有佛一样的六种神通、无碍的辩才。那你说,这能...

传喜法师:出家弘法度有缘

传喜法师:出家弘法度有缘

佛法是生命的导航仪——萍乡普贤寺开示2013.06.14  出家弘法度有缘 这个最近这两年啊,我们跟宏愿法师我们有来往,发现,这位师父很早就出家了...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0、往生把握   诸位同仁,须知求生西方是一件了生脱死的大事,不是逞人我、争是非、闹意气的。需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我这样散心念佛,在日常动用中,尤...

生气不如争气

生气不如争气

宋徽宗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一天,他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四处打听,匆忙中得知一位叫朱子明的画家有“驴画家” 之称,即召他进宫画驴。得知被召进宫...

净空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净空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所以三皈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早晚课念三皈,每天这两次讲经念三皈,念三皈是真的皈依,藉着三皈的文字提醒我们真皈依,这起作用,时时刻刻不离三宝。皈是回头,我们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