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居士:如何才能不发脾气、不生气?

最近有好多人来询问自己如何不生气,是人都会生气,因为生气是我们众生的一大习气,想改还真地不容易。但生气的后果都很严重,有些人遇到事不如意,生气发脾气,最后不仅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阻碍或障碍了事情的解决,生气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生气时会让体内一种导致炎症的蛋白质升高,其产生的炎症可以使动脉内层硬化,易导致气血运行出现堵塞,严重时还可以导致人被“气死”,我们在媒体上确实看到有人因为生气被气死,家属然后上法庭打官司讨说法的。

发脾气、生气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如常生气爱发脾气的人,外貌看上去急燥,在世人眼里绝对属于丑陋形的。女人如果想外貌端庄,就绝对不要发脾气,说话、做事要温柔,外貌才会显得圆润,人见人爱;常生气爱发脾气的人,都会让人觉得讨厌,最终自己在社会上的声望尽失,朋友远离,工作不顺,家庭不和,生意冷清,财神福神远离;常生气爱发脾气的人,很容易对别人恶语相向,伤害别人,给自己带来口业,毁了自己的福报,还给自己造了下地狱、做畜生的因。所以生气真的是得不偿失的。

为什么众生会生气,会发脾性,这一习气很难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无明。我们平时生活工作中,与亲朋好友相处,难免会听到让我们不顺心的话、遇到让我们不顺心的事情。这些话、这些事情,从唯物论角度来说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事事都能让自己顺心,别人就不会顺心了,所以世间是没有绝对顺心的话、顺心的事。而从佛教来分析,这些也是自己的因缘,这世间不可能听到无缘无故的话,不可能遇到无缘无故的事,不可能遇到无缘无故来伤害自己的人,其前提也是自己累世伤害过他,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是自己恶业的果报而已。认清这个道理,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该还债就还债,该了业就了业。

我们为什么要生气呢?因为我们内心都有我执,认为我想的,我做的都是对的,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到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有时角度变一下,角色替换一下,自己的想法也许就不同了;还有我们内心有控制别人的念头,总想着要让别人顺着自己,总想着要占有别人。这些归根结底来说,都是这个“我”在作怪,因为心中总有个强大的自我,在做事上,在吵架上,一定要以我为先,这就是佛教上所说的分别心很重,或者说对待众生丝毫没有平等心。

我们再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发火呢?如果我们自己说错话、做错事情了,我们要承认,我们要向他人忏悔,不能因为自己错了,还要向别人发火、发脾气。而且我们如果我们说错话了,做错事了,别人应该对我们生气发脾气才对呢。如果是他人说错话、做错事情了,我们更不应该发火呢,我们都知道发脾气、发火后患无穷,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那我们为什么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

所以,大家在听到不顺耳的话、遇到不顺心的事、见到不开心的人时,千万不要发脾气生气,要看清万事万物背后的因果,要明白我们是听到了该听的话,遇到了该遇到的事情,见到了该见的人,这样我们心理清净无烦恼,才能开开心心地学佛,才有可能得到解脱。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了知生命的真相

传喜法师:了知生命的真相

了知生命的真相 刚才我在楼上看我们**法师供一个转经轮,好奇怪哦!这转经轮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在半空中转,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是用电池原理,上面有几个蓝色的电...

星云大师:自杀秘密

星云大师:自杀秘密

  一、根据统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的隐忧,尤其在台湾更经常发生父母强带儿女一同自杀的案件。请问大师,佛教对自杀行为与道德问题有何看法?答:中国人说...

抱怨和感恩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代表了失败

抱怨和感恩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也代表了失败

是什么在决定着我们的命运?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生气地说:“这地方又脏又臭,我下次再也不来了!”而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这个公园,出来后却感叹道:...

宽容不等于放纵

宽容不等于放纵

宽容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当然,宽容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宽容是...

明珠多杰仁波切:投生中阴往生极乐世界弥陀净土之

明珠多杰仁波切:投生中阴往生极乐世界弥陀净土之

那么在法性中阴的过程中,若我们还是无法解脱成佛的话,便会进一步转入投生中阴。在投生中阴中,我们无法完全解脱,但至少可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而进入佛的净土。这时前面那...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出家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出家

海贤和尚一九二〇年,海贤和尚二十岁,在位於河南、湖北交接处的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禪寺,从传戒老和尚出家。传戒老和尚為他剃度,赐法名曰海贤,字性诚。二十三岁时,赴湖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