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真正念佛,必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否则

真正念佛,必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绝对不留恋。假如我们在这个世间还有计较,我们这个心不清净,这个坏了我们这一生成佛的大事。所以首先我们要把「得失」这个念头放下,因此我们在这个世间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暂住,像住旅馆一样,我们是等着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地方一切与我没有关係,与我没有交涉,大家对我好,我尊重他;大家对我不好,我也尊重他,因为我住不了几天就走了,何必跟人过不去!世间所有的一切是一样也带不走,得到,决定没有一丝毫挂念的心;失掉,也不会有一丝毫后悔的心,为什么?带不去,不是自己的。这个样子,把我们心裡面的妄想杂念捨得乾乾净净,这就是古人讲的:「放下身心世界」,这样一句阿弥陀佛才相应,这个佛号才有力量。如果不是这样念佛,说实在话,只是种种善根而已!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

为什么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他有牵挂,放不下,牵挂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害他生生世世六道轮迴。有智慧的人,他真正觉悟了;愚痴暗蔽的,他不觉悟!因此修行,修什么?综合大乘经典一切法门所说的,归纳成两个字:一个是捨,一个是忍、忍耐。捨就是布施、就是放下,真正能捨,把它统统捨掉,统统不要了,就没有牵挂,心就清净。不要钱的人,货币升值贬值与他根本不相干,他再也不操这个心,得多少利息也不相干,他统统没有这个念头,心清净了。五欲六尘统统要捨,不但五欲六尘要捨,佛法也要捨!佛法不捨,心心念念还有好多大乘经典没看,心不能清净。真正入了门,就如莲池大师晚年才入门,他就是叁藏十二部捨掉,让给别人去悟,一生到最后就归到这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是人家为什么会成就之故。莲池大师到晚年才入这个境界,如果我们很年轻就入这个境界,那我们的程度超过祖师多多!但是我们不要以为他到晚年才捨,我现在还年轻,似乎我现在还不是捨的时候。而事实上我们有没有跟阎王签合同?我们能活多少岁?黄泉路上无老少,所以要快快警觉,我们应该觉悟得愈早愈好!

六祖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彻底放下,他成为一代祖师。他是修什么行?他到猎人队帮人家看猎获的野兽,替猎人烧饭,做苦工,吃肉边菜。那是一个明心见性,在大乘圆教是初住菩萨。在猎人队一待十五年,不是短时间!一个就是身心世界彻底放下,他布施波罗蜜圆满,另外就是忍辱波罗蜜也圆满。以天人师的身分去伺候那些天天造杀业、无恶不作的人,为那一帮人服务,他过这种日子,所以他能成就。后来离开猎人队到南方讲经说法,示现出家相做了祖师。在我们想像当中,那一队猎人一定都学佛了。猎人到时候想,从前我们天天骂他、打他、责备他,哪裡晓得他是菩萨,一定回过头来断恶修善。所以六祖在那裡十五年,一句话不说就把他们度回来了,使这些人改过自新。《金刚经》,这是禅宗五祖以后做为印证的一部经典,《金刚经》教给我们修行两大纲领就是布施、忍辱,所以一定要能忍。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唯有能忍,心才清净,这才是真实的功夫。

 

点我:

相关文章

明海法师:寺院生活仪轨的意义

明海法师:寺院生活仪轨的意义

寺院生活仪轨的意义 明海大和尚 (2007年7月19日晚于观音殿前) 各位营员: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们寺院僧俗大众,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生活禅...

烦恼的根​源在自己

烦恼的根​源在自己

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郁闷,是因为你不够豁达;焦虑,是因为你不够从容;悲伤,是因为你不够坚强;惆怅,是因为你不够阳光;嫉妒,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凡此种种烦恼的根源...

传喜法师:殊胜的供养修法

传喜法师:殊胜的供养修法

殊胜的供养修法 我们下面来唱歌啊,我讲累了就唱歌。现在凉快不凉快?越来越凉快,打空调也没有这么凉快。天黑下来了,我们也可以点灯,点灯的时候,我们唱《点灯之歌...

婚前性行为属于邪淫的范畴,伤身败德,为害尤烈

婚前性行为属于邪淫的范畴,伤身败德,为害尤烈

性是一份传承生命的礼物,请不要为了欲望而提前消耗。为人父母者,如果想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请婚后再打开传承生命的礼物——性。但有人觉得这是两个人的事,你情我愿,...

见忍法师:慈善要有善有智慧

见忍法师:慈善要有善有智慧

慈善要有善有智慧 不论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有很多人对慈善有很多的误解,以为慈善就是捐钱,在得与失之间感觉不平衡。慈善对人生、对生命到...

因为宽容,所以​幸福

因为宽容,所以​幸福

做人,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有抱着宽容的态度,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你放过别人,等于放过自己,你原谅别人,等于帮助自己。恨是最坏的情绪,也是最毒的感情。恨人毫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