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真正念佛,必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否则

真正念佛,必须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绝对不留恋。假如我们在这个世间还有计较,我们这个心不清净,这个坏了我们这一生成佛的大事。所以首先我们要把「得失」这个念头放下,因此我们在这个世间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暂住,像住旅馆一样,我们是等着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地方一切与我没有关係,与我没有交涉,大家对我好,我尊重他;大家对我不好,我也尊重他,因为我住不了几天就走了,何必跟人过不去!世间所有的一切是一样也带不走,得到,决定没有一丝毫挂念的心;失掉,也不会有一丝毫后悔的心,为什么?带不去,不是自己的。这个样子,把我们心裡面的妄想杂念捨得乾乾净净,这就是古人讲的:「放下身心世界」,这样一句阿弥陀佛才相应,这个佛号才有力量。如果不是这样念佛,说实在话,只是种种善根而已!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

为什么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他有牵挂,放不下,牵挂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害他生生世世六道轮迴。有智慧的人,他真正觉悟了;愚痴暗蔽的,他不觉悟!因此修行,修什么?综合大乘经典一切法门所说的,归纳成两个字:一个是捨,一个是忍、忍耐。捨就是布施、就是放下,真正能捨,把它统统捨掉,统统不要了,就没有牵挂,心就清净。不要钱的人,货币升值贬值与他根本不相干,他再也不操这个心,得多少利息也不相干,他统统没有这个念头,心清净了。五欲六尘统统要捨,不但五欲六尘要捨,佛法也要捨!佛法不捨,心心念念还有好多大乘经典没看,心不能清净。真正入了门,就如莲池大师晚年才入门,他就是叁藏十二部捨掉,让给别人去悟,一生到最后就归到这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是人家为什么会成就之故。莲池大师到晚年才入这个境界,如果我们很年轻就入这个境界,那我们的程度超过祖师多多!但是我们不要以为他到晚年才捨,我现在还年轻,似乎我现在还不是捨的时候。而事实上我们有没有跟阎王签合同?我们能活多少岁?黄泉路上无老少,所以要快快警觉,我们应该觉悟得愈早愈好!

六祖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彻底放下,他成为一代祖师。他是修什么行?他到猎人队帮人家看猎获的野兽,替猎人烧饭,做苦工,吃肉边菜。那是一个明心见性,在大乘圆教是初住菩萨。在猎人队一待十五年,不是短时间!一个就是身心世界彻底放下,他布施波罗蜜圆满,另外就是忍辱波罗蜜也圆满。以天人师的身分去伺候那些天天造杀业、无恶不作的人,为那一帮人服务,他过这种日子,所以他能成就。后来离开猎人队到南方讲经说法,示现出家相做了祖师。在我们想像当中,那一队猎人一定都学佛了。猎人到时候想,从前我们天天骂他、打他、责备他,哪裡晓得他是菩萨,一定回过头来断恶修善。所以六祖在那裡十五年,一句话不说就把他们度回来了,使这些人改过自新。《金刚经》,这是禅宗五祖以后做为印证的一部经典,《金刚经》教给我们修行两大纲领就是布施、忍辱,所以一定要能忍。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唯有能忍,心才清净,这才是真实的功夫。

 

点我:

相关文章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三界轮回与无法回净土的原

药师山·紫雲居士:浅说三界轮回与无法回净土的原

浅说三界轮回与无法回净土的原因 药师山紫云居士 前言每当同修说起:「某某同修修行很好,怎么会中风?」或「某某同修怎么会车祸?」……。或当事者常会抱怨:「这种事...

真圆法师:唐密三皈依礼式

真圆法师:唐密三皈依礼式

唐密三皈依礼式 三皈依礼式: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先虚心合掌或者金刚合掌当胸,并稍微上举触额,然后右腿先下跪,次左腿下跪,脚面贴地,双掌分开...

灵山居士:世间琐事与佛教琐事

灵山居士:世间琐事与佛教琐事

世间琐事与佛教琐事 灵山居士/文今天我们都是初学者,对初学者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没有时间?这或许是最大的问题。你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人找你。你...

净空法师:依照无量寿经修行、为人演说,就是供养

净空法师:依照无量寿经修行、为人演说,就是供养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这里讲的,就不是前面说的一切众生了,一切众生是包括六道的;这里不包括了,完全是菩萨,十方世界的诸菩萨众。「诸菩萨众」,要是以圆教来...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绪论

黄炳寅:破禅的智慧 绪论

破禅的智慧 黄炳寅 著 绪论 “转识成智”是佛法本体率中的主要课题,在研究进度上有一定的阶段目标。通常都是从现象界着眼,首先认知现象特质与性相生理...

信愿法师:周国义平日广做功德,临终预知时至,微

信愿法师:周国义平日广做功德,临终预知时至,微

【念佛感应录】周国义平日广做功德,临终预知时至,微笑往生外子周国义居士,民国三十二年(1943)生于台北市,事母至孝,个性随和开朗,长得魁魁壮壮的,笑起来常被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