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女子在寺院里供养几千两银子,还不如几文钱?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的《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一书

  心满则满 心半则半

  昔有某氏女入寺, 欲施而无财, 止有钱二文, 捐而与之, 主席者亲为忏悔;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寺院里想做供养。可是,这是个贫女,身上只有两文钱,她把仅有的两文钱都拿出来供养了寺院,寺院的老方丈亲自为她出来诵经祈福回向。

  及后入宫富贵, 携数千金入寺舍之, 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

  后来,过了几年,这个女子被选到宫里做了贵妃。有一次,她“携数千金入寺舍之”,这次到寺里,大概是来还愿的;年轻的时候在寺里烧香许愿,这一生果然富贵了,再到寺里来烧香还愿,带了许许多多的财物来布施。这次老方丈并没有亲自为她诵经回向,而是请他的弟子代为她诵经回向。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 师亲为忏悔, 今施数千金,而汝不回向, 何也?

  贵妃就非常不理解,前去问老方丈说:从前我就只是供养两文钱,您还来亲自为我忏悔诵经回向,今天我来寺里,供养了几千两银子,您为什么没有为我诵经回向啊?贵妃的意思是说:从前供养两文钱,您都亲自为我回向;现在供养几千金,自然就更要殷勤酬谢啊。

  曰:前者物虽薄, 而施心甚真, 非老僧亲忏, 不足报德; 今物虽厚, 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 令人代忏足矣。  

  贵妃以供养的多少论功德,老方丈以施心的厚薄答复她。老方丈说:从前你到寺里来烧香拜佛供养两文钱,虽然微薄,但施心十分的真诚,不是老僧亲自给你忏悔诵经回向,不足以报答你的恩德!现在供养虽然丰厚,但施心不像从前那样真诚,所以请我的弟子代为你回向就足够了。这里我们要仔细想想。

  贵妃先前是贫女的时候,心十分的虔诚,虽然只是两文钱,却是全心全意地供养。这个善心一发,两文钱出手,却是沉甸甸的分量,老方丈不能不来为她诵经回向。人心真诚有这样大的感动力量。这个善心真诚,布施虽少,得的福却是圆满的。

  后来做了贵妃,心态变得傲慢,带着富贵贡高傲慢的习气,德就损掉了;这个时候来拜佛,实际上修的福才半善而已。

  所谓“我慢高山,不存德水”,有傲慢摆在心里,供养心也大大不如以前那样虔诚了。

  所以,老方丈不必亲自来为她诵经回向。当然,这可能也是老方丈在以善巧方便教化她。

  总之,行善不尽心尽力,即使供养千金,也是半善;善心圆满,全心全意,即使布施两文钱,也是满善。懂得这一条道理,我们行善,不是着重在外相上,而是要注意自己的心。每做一件善事,都要让善心圆满,就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所说的那样: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名、不图报,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做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也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点我:

相关文章

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入禅定的训练

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入禅定的训练

1.入禅定的条件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 要...

净空法师:你装得再好也不能来,到临命终时,没人

净空法师:你装得再好也不能来,到临命终时,没人

【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菩萨众』是指九品都是菩萨,这个要注意到。不要去分西方世界有菩萨、有声闻、有天人,你这样分就错了,那是方便说的。真实讲统统是菩萨,...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经书故事:一丝一线的布施,竟然也能成佛!  摘自佛经日报  白话译文:  以前有一个叫须摩的织户,常常替别人纺织,自己却穷的连一升米都没有。  有一日,须摩心里想,我前世因为没有行布施才导致现...

范仲淹的示范:为何他可以感得观音菩萨亲自来超度他的母亲?

范仲淹的示范:为何他可以感得观音菩萨亲自来超度他的母亲?

  北宋名相范仲淹,江苏吴县人,二岁丧父,母因无力谋生,只得带他改嫁。及长,知此事后,即泣别母亲,寄居佛寺苦读。也因此善缘,范公从小就闻佛正法,守持净戒,并刻苦自励、发愤精进。为官后,笃信佛法,乐...

道融法师护持佛法的故事

道融法师护持佛法的故事

  当年的长安僧团以鸠摩罗什大师为首,他座下有八位高足弟子,其中有个叫道融的,他的辩才很好,记忆力也很强,内外的典籍都能够记忆下来,觉悟程度也很高。   当年有一个狮子国的婆罗门,听说长安的...

凭良心道德做事,他的福报迟早会现前

凭良心道德做事,他的福报迟早会现前

有个商人带了十万人民币到深圳去投资,他是做铺地砖的生意,就跟一个客户谈好了要铺用这个商人的地砖。已经签了约,这个商人才发现这笔生意做下去一定是亏本,但是契约已经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