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女子在寺院里供养几千两银子,还不如几文钱?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的《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一书

  心满则满 心半则半

  昔有某氏女入寺, 欲施而无财, 止有钱二文, 捐而与之, 主席者亲为忏悔;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女子到寺院里想做供养。可是,这是个贫女,身上只有两文钱,她把仅有的两文钱都拿出来供养了寺院,寺院的老方丈亲自为她出来诵经祈福回向。

  及后入宫富贵, 携数千金入寺舍之, 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

  后来,过了几年,这个女子被选到宫里做了贵妃。有一次,她“携数千金入寺舍之”,这次到寺里,大概是来还愿的;年轻的时候在寺里烧香许愿,这一生果然富贵了,再到寺里来烧香还愿,带了许许多多的财物来布施。这次老方丈并没有亲自为她诵经回向,而是请他的弟子代为她诵经回向。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 师亲为忏悔, 今施数千金,而汝不回向, 何也?

  贵妃就非常不理解,前去问老方丈说:从前我就只是供养两文钱,您还来亲自为我忏悔诵经回向,今天我来寺里,供养了几千两银子,您为什么没有为我诵经回向啊?贵妃的意思是说:从前供养两文钱,您都亲自为我回向;现在供养几千金,自然就更要殷勤酬谢啊。

  曰:前者物虽薄, 而施心甚真, 非老僧亲忏, 不足报德; 今物虽厚, 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 令人代忏足矣。  

  贵妃以供养的多少论功德,老方丈以施心的厚薄答复她。老方丈说:从前你到寺里来烧香拜佛供养两文钱,虽然微薄,但施心十分的真诚,不是老僧亲自给你忏悔诵经回向,不足以报答你的恩德!现在供养虽然丰厚,但施心不像从前那样真诚,所以请我的弟子代为你回向就足够了。这里我们要仔细想想。

  贵妃先前是贫女的时候,心十分的虔诚,虽然只是两文钱,却是全心全意地供养。这个善心一发,两文钱出手,却是沉甸甸的分量,老方丈不能不来为她诵经回向。人心真诚有这样大的感动力量。这个善心真诚,布施虽少,得的福却是圆满的。

  后来做了贵妃,心态变得傲慢,带着富贵贡高傲慢的习气,德就损掉了;这个时候来拜佛,实际上修的福才半善而已。

  所谓“我慢高山,不存德水”,有傲慢摆在心里,供养心也大大不如以前那样虔诚了。

  所以,老方丈不必亲自来为她诵经回向。当然,这可能也是老方丈在以善巧方便教化她。

  总之,行善不尽心尽力,即使供养千金,也是半善;善心圆满,全心全意,即使布施两文钱,也是满善。懂得这一条道理,我们行善,不是着重在外相上,而是要注意自己的心。每做一件善事,都要让善心圆满,就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所说的那样: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名、不图报,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做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也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3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3

  民国陈贞女  陈贞女,法名圣性,是扬州甘泉陈仲龄的二女儿。与她妹妹,都是从小吃素。到了成年,父亲亡故,母亲要为她择聘夫婿,贞女就痛哭流涕,发誓撤下耳环养母亲,到老不嫁人。妹妹把出家焚修作为愿,...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第十一回拜胜热婆罗门  五执交身心生疑惑  诸天共赞顿悔自仟  直上刀山投身火聚  凈轮法门证法王子  这时,善财童子一心专念着善知识的教导,为菩萨“无胜幢解脱”所照耀之故,而住于诸佛不可思议...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第四卷--施护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第四卷--施护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第四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复次粗坚园南二十由旬有粗坚地。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周匝千由旬。有百一种采绘严饰清净柔软。其地中间有...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海涛法师:福德的力量

  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  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  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建...

转法轮经--安士高

转法轮经--安士高

转法轮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奈国鹿野树下坐。时有千比丘诸天神。皆大会侧塞空中。于是有自然法轮。飞来当佛前转。佛以手抚轮曰。止往者吾从无数劫来。为名色转受苦无量。今者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