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如何看待一门深入?做早晚课、打坐、平

问:如何看待一门深入?做早晚课、打坐、平时念佛,是否要一致?早晚课念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必须一致吗?比如,早晚课我念阿弥陀佛,干活的时候念观世音菩萨,行吗?

师:你听这个法还没有听明白,念什么其实都是一个,念观音菩萨就是用耳朵来念佛,返闻闻自性,知道吗?(师敲大磬)问:听到没有?(众:听到了)师连敲几下问:你们听我敲了几下啊?(众:三下;四下)不管是三下还是四下,你们的心几下啊?你们到底是耳朵听到,还是心听到的?(众:耳朵听到的)人死了之后耳朵还在,为什么听不到了?(众:心听到的)听到敲三下,你们心有几个?(众:一个)这就叫观音法门,知道吗?

再者,耳朵的对境是声尘,声尘有动、静二相。(师敲大磬)问:听到吗?(众:听到了)(师不敲,停了一会)问:听到吗?(众:没有)没有就是静音,耳朵能听动、静二音,这个生灭的音就叫世音,观世音菩萨就是听到生灭的世音,返闻自性而证得圆通。不动不摇叫自在,所以又叫观世音自在菩萨。如果你修观音法门的,这就是你修观音法门的入门,听明白了就入门了。

自性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有妙用,用中见性,禅宗说: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我们的六根对六尘:

眼根对色尘,色尘有明、暗二相,见性没有明暗二相,看到我手的开合,反观你的见性没有开合,明白了就叫眼根念佛。

耳根对声尘,声尘有动、静二相,闻性没有动静二相,听到声音返闻自性,如果明白了,这就叫耳根念佛。

鼻根对嗅尘,嗅尘有香、臭二相,嗅性没有香臭二相,嗅到香臭反观自性,如果明白了,这就叫鼻根念佛。

舌根对味尘,味尘有甜、淡二相,尝性没有甜淡二相,尝到甜淡反观自性,如果明白了,这就叫舌根念佛。

身根对触尘,触尘有离、合二相,触性没有离合二相,触到违顺反观自性,如果明白了,这就叫身根念佛。

意根对法尘,法尘有生、灭二相,法性无生灭二相,对境之时反观自性,自性不生不灭,如果明白了,这就叫意根念佛。

这六根都可以念佛,平时不要放纵六根贪着对境,时时回光返照,就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子的人,现前当来必定成佛,(众鼓掌:阿弥陀佛)这就是《楞严经》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真实含义。纵使不能做到都摄六根,就是有一根会念佛,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鼓掌:阿弥陀佛)这个法,我告诉你们有多殊胜,这属于佛法最高的“上师心滴部”的。(鼓掌:阿弥陀佛)

生命都是无常的,我不一定会来下次;或许我来了,在座的也许有人不在了。现在有这个缘,我们就结佛缘,结解脱的缘,不结世间缘。所以,我把好的法供养给大家,希望你们不要错过这样的相会。(众热烈鼓掌: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界法师:临命终五分钟的正念,你平常要花很多时

净界法师:临命终五分钟的正念,你平常要花很多时

临终的正念绝对不是自然出现的诸位!你要知道,你临终要能够不随境转,你“ 平常”就要训练自己不随境转。不可能说你平常没有这种功能,临终突然间出现这种功能。这是不可能...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三回拜優缽羅華長者

妙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三回拜優缽羅華長者

  参优波罗华长者  诸香合一味化瑞  获法身香调和法  救众生离相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因为善知识教化的缘故,他已为法忘躯,不顾自己的身心性命,不执着财宝,也不欢喜大家来恭维自己,不耽着五欲境界...

海涛法师:做了什么坏事,会招感这样的苦报

海涛法师:做了什么坏事,会招感这样的苦报

  从前,有一个信奉佛法的人。他相信菩萨是为了解脱众生的痛苦烦忧,才来到世上的。  一天,他向释迦牟尼佛问道:「尊敬的佛陀!有一种在地狱中受罪的人,被鬼卒从头到脚一一锉斩、捣得粉碎。等到他死去后,...

毗沙门天王是谁?毗沙门天王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毗沙门天王是谁?毗沙门天王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

  毗沙门天王,即是掌管财宝之天神,又称为多宝藏菩萨。在《增一阿含经三o二》中曾记载毗沙门天王帮助一位极为贫困的鸡头梵志,准备种种食具供养佛及僧众,乃至修得阿罗汉果的故事。虽然对天王描述不多...

方海权: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静坐

方海权: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静坐

何故静坐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说: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闲,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年的因果!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年的因果!

  释迦牟尼佛的儿子,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六年的因果!    在佛教里,所有一切都是因果,即便是佛的儿子罗睺罗尊者,也逃不出去这个因果的报应。  罗睺罗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他这个名字“罗睺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