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腿痛和四大分离之痛,哪个更痛?

虽然说禅不在坐,修行也不在坐,但是大家毕竟看到,不管走到哪一个寺院,大雄宝殿供着的释迦牟尼佛,站在那里的很少,都是坐在那里,而且是双跏趺坐,可见成佛的基本姿态是双跏趺。

我们出家、我们学佛是向佛看齐,佛是在菩提树下双跏趺而成道,那么我们学佛、出家最终的目标也是为了成道,所以腿子这一关必须要过,大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上好这一课,过好这一关。

腿子痛,你有种种理由觉得可以翻一翻、动一动,你很有气力、很有精神;如果是面对死亡时的那种痛苦,那不知道要艰难多少倍,那个时候你还有气力翻腾吗?你还有气力翻来覆去地动吗?那个时候叫做八苦交煎,四大分离,就像钝刀割肉一样,那种痛苦啊,可以说是人生最大最大的痛苦。

我们现在不能克服眼前这一点小小的痛苦,面对死亡的时候你怎么办?可能我们许多年轻人会说:咱们慢慢来,咱们现在还年轻,再过几年我们就好了。实际上这是自己原谅自己。时不待人啊!无常迅速,究竟什么时候咽气,对每个人来说这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们在健康的时候,在精力旺盛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学佛了生死。

怎么了?了生死就在当下了,不是要等到咽气的时候再了。等到咽气的时候,那不是了生死,那是随生死以漂沉,不能当下了生死,总是等待,等到最后没有了生死的那一天。

当下了生死怎么了?就是当下要能够得到轻安自在,当下要能够面对这个痛苦,要能够降伏其心,要跟自己的妄想、偷安的心做殊死的搏斗,没有这股勇气,你想了生死,那是梦想。

看到大家坐得很辛苦,但是我想问一句:谁身上流汗了?恐怕没有一个人身上流汗。我在这里不是当面来表扬哪一个,我是举个例子。

1991年我们在这里第一次打一个佛七,那次的佛七,参加的男众女众三四十个人,有七个人出了家,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当家师——明海师。

那个时候他是居士,还没有毕业,他坐在一个小蒲团上,穿着一件短衣服,双跏趺坐,我朝他脸一看,满头的汗珠啊,就像六月天的汗一样,但是他还是不放那个腿子,还是要盘住。他有决心啊!你说他痛不痛,可以说是痛,痛得死去活来,但是他能够有那个耐心,有那个毅力,能够降伏其心。当然那个时候坐的时间没有现在长,止静顶多就半个小时,但是刚开始盘腿子就盘双盘,即使是半个小时也很难。

我看到你们大家没有几个出汗的,也没有看到咬紧牙关跟自己偷安的心做斗争的那股劲,那是攥紧拳头,就是不能够让偷安的心战胜我,我就一定要战胜它!没有这样的一种决心,腿子练不好,进一步来说生死也了不了。那都是要战斗啊,斗战胜佛,斗战胜了才能成佛,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个决心,要想成佛,要想了生死,先从练好腿子开始。

新年第一课,就是要大家养成这种排除万难的毅力、决心。有这种毅力和决心,一切成就在前面向我们招手;没有这种毅力和决心,前面的成就都拜拜。

任何东西都是从第一步开始,你把第一步走得稳稳当当的,第二步才有希望;第一步走不稳当,没有基础,第二步没有希望。

安住当下是什么意思?就是走稳当下第一步,时时刻刻想到我在什么地方,就把此时此刻当作我未来一切成就的起点,我就要踏踏实实地走这一步。你不踏踏实实地走这一步,一切成就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而已。

 

点我:

相关文章

行善积德,改造命运,我如愿考上公务员,感恩南无

行善积德,改造命运,我如愿考上公务员,感恩南无

我一直是个福气很薄弱的人,面相手相骨相都是一副贫贱相,到现在,我还是不敢穿膝盖以上的裙子,不敢露出两条腿,一露出来就有点像那种缺乏营养的非洲难民,膝盖大过腿,突突...

茶叶是癌症最大的克星,但喝错了会致癌

茶叶是癌症最大的克星,但喝错了会致癌

茶叶是癌症最大的克星,但喝错了会致癌癌症和茶叶有关系吗?喝茶能防癌,我们该信吗?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1、据数据显示,日本广岛在原子弹爆炸后的10余年里,患癌几率最...

是什么造成我们生活中的痛​苦?

是什么造成我们生活中的痛​苦?

当年,印度佛教禅宗的第28代菩提达摩渡海东去,把禅宗带到了中国。而禅宗最初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信奉乞食为生、一衣一钵、苦行节欲的印度佛教戒律,这种风格直到中国禅宗法...

婚前性行为,手淫自慰,看黄色小说光碟,非常损福

婚前性行为,手淫自慰,看黄色小说光碟,非常损福

各人的姻缘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就像有的两个人带着几世的善缘而来,当然两个人的婚姻缘就...

智渡法师: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观音菩萨

智渡法师: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观音菩萨

居士问:朋友家中供奉了一尊没有开光过,也没有装藏过的观音菩萨像,请问师父,这是否如法?智渡法师答:1、最好经装藏、开光才好比较如法地供奉2、作为工艺品在家中摆放也...

仁清法师: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去劝告家人,怎么去

仁清法师: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去劝告家人,怎么去

再接下来一段儿是《临终劝诫》,《临终劝诫》就是临命终的时候,怎么去劝告家人,怎么去劝告病人?这一个也是答复的一个叫舍志莲居士的一封信上的一段话:“汝已七十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