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腿痛和四大分离之痛,哪个更痛?

虽然说禅不在坐,修行也不在坐,但是大家毕竟看到,不管走到哪一个寺院,大雄宝殿供着的释迦牟尼佛,站在那里的很少,都是坐在那里,而且是双跏趺坐,可见成佛的基本姿态是双跏趺。

我们出家、我们学佛是向佛看齐,佛是在菩提树下双跏趺而成道,那么我们学佛、出家最终的目标也是为了成道,所以腿子这一关必须要过,大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上好这一课,过好这一关。

腿子痛,你有种种理由觉得可以翻一翻、动一动,你很有气力、很有精神;如果是面对死亡时的那种痛苦,那不知道要艰难多少倍,那个时候你还有气力翻腾吗?你还有气力翻来覆去地动吗?那个时候叫做八苦交煎,四大分离,就像钝刀割肉一样,那种痛苦啊,可以说是人生最大最大的痛苦。

我们现在不能克服眼前这一点小小的痛苦,面对死亡的时候你怎么办?可能我们许多年轻人会说:咱们慢慢来,咱们现在还年轻,再过几年我们就好了。实际上这是自己原谅自己。时不待人啊!无常迅速,究竟什么时候咽气,对每个人来说这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们在健康的时候,在精力旺盛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学佛了生死。

怎么了?了生死就在当下了,不是要等到咽气的时候再了。等到咽气的时候,那不是了生死,那是随生死以漂沉,不能当下了生死,总是等待,等到最后没有了生死的那一天。

当下了生死怎么了?就是当下要能够得到轻安自在,当下要能够面对这个痛苦,要能够降伏其心,要跟自己的妄想、偷安的心做殊死的搏斗,没有这股勇气,你想了生死,那是梦想。

看到大家坐得很辛苦,但是我想问一句:谁身上流汗了?恐怕没有一个人身上流汗。我在这里不是当面来表扬哪一个,我是举个例子。

1991年我们在这里第一次打一个佛七,那次的佛七,参加的男众女众三四十个人,有七个人出了家,其中有一个就是我们的当家师——明海师。

那个时候他是居士,还没有毕业,他坐在一个小蒲团上,穿着一件短衣服,双跏趺坐,我朝他脸一看,满头的汗珠啊,就像六月天的汗一样,但是他还是不放那个腿子,还是要盘住。他有决心啊!你说他痛不痛,可以说是痛,痛得死去活来,但是他能够有那个耐心,有那个毅力,能够降伏其心。当然那个时候坐的时间没有现在长,止静顶多就半个小时,但是刚开始盘腿子就盘双盘,即使是半个小时也很难。

我看到你们大家没有几个出汗的,也没有看到咬紧牙关跟自己偷安的心做斗争的那股劲,那是攥紧拳头,就是不能够让偷安的心战胜我,我就一定要战胜它!没有这样的一种决心,腿子练不好,进一步来说生死也了不了。那都是要战斗啊,斗战胜佛,斗战胜了才能成佛,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个决心,要想成佛,要想了生死,先从练好腿子开始。

新年第一课,就是要大家养成这种排除万难的毅力、决心。有这种毅力和决心,一切成就在前面向我们招手;没有这种毅力和决心,前面的成就都拜拜。

任何东西都是从第一步开始,你把第一步走得稳稳当当的,第二步才有希望;第一步走不稳当,没有基础,第二步没有希望。

安住当下是什么意思?就是走稳当下第一步,时时刻刻想到我在什么地方,就把此时此刻当作我未来一切成就的起点,我就要踏踏实实地走这一步。你不踏踏实实地走这一步,一切成就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而已。

 

点我:

相关文章

宏圆法师: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宏圆法师: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这一句我们一定要牢记,不应住色布施这才是菩萨心。这里说不应住色布施,这个色包括了声香味触法,包括了六尘,不应住色布施,就是说布施的时候...

星云法师:修生活禅,开生活悟,得生活福

星云法师:修生活禅,开生活悟,得生活福

修生活禅,开生活悟,得生活福 星云大师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佛教的世纪,更是禅学的世纪。禅,并不是禅宗所独有,也不是佛教的专利品;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

海涛法师:想当国王的婆罗门

海涛法师:想当国王的婆罗门

  有一年夏天,一个修行僧和一位婆罗门在同一座山里隐居修道。  一天,修行僧问婆罗门:「你这样辛苦修业,为的是什么呢?」  婆罗门得意洋洋地回答:「告诉你吧!我苦修的目的是想来世投身当国王。」  ...

信愿法师:外道无助唯靠弥陀

信愿法师:外道无助唯靠弥陀

【念佛感应录】外道无助唯靠弥陀家父孙殿文,现年87岁,家住哈尔滨。2008年8月突然病重,经医院检查,确诊为晚期肝癌。家中哥哥姐姐共6人,无一学佛,虽然早年家父由...

净空法师:落实到生活之中,这才叫修行

净空法师:落实到生活之中,这才叫修行

我们要把课堂里面的作业,落实到生活之中,这才叫修行。如果说只在寺院里面,或者只在你自己家庭里面,天天这样供养佛菩萨,瞻礼称名,你就能救度一切众生吗?你就能证无上菩...

因贪心临死之际方反省自己

因贪心临死之际方反省自己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一次的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望厌患之心而去世。能知足,能对欲望厌患而去世的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