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贪心临死之际方反省自己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在一次的禅思中,体悟到:世间人的欲望是很少能满足的,也很少有人带着对欲望厌患之心而去世。能知足,能对欲望厌患而去世的人,那是太难得了。傍晚,尊者阿难结束禅修后,就去礼见佛陀,将他在禅思中的体悟,向佛陀报告。

  佛陀告诉尊者阿难说:“是啊!是啊!正是这样。阿难!过去,有一位名叫‘顶生’的聪明转轮王,他拥有大军,也拥有轮宝、象宝、马宝、宝物、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等七宝,又有着上千位勇猛的儿子,自在地统治着一大片延伸到大海的广大领土,而且懂得以王政而不以武力酷罚治国,百姓生活得十分富裕安乐。

  阿难!过了很久,有一天,顶生王心想:我目前拥有阎浮洲这片广大的领土,人民众多而且富裕,也有七宝与千子,我还想要整个王宫有积到膝盖的宝物财富。

  当顶生王拥有整座王宫积到膝盖的宝物后,过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要统领西方另一片叫瞿陀尼洲的富裕地方。

  当顶生王统领了西方瞿陀尼洲后,过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要统领东方另一片叫弗婆鞞陀提洲的富裕地方。

  当顶生王统领了东方弗婆鞞陀提洲后,过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要统领北方另一片叫郁单曰洲的富裕地方。

  当顶生王统领了北方另一片叫郁单曰洲后,过了很久,有一天,他又想:传说天界有一个叫三十三天的地方,现在,我已统领了人间的四大洲,我想要到三十三天去看看。

  顶生王以神通力到了三十三天,见识到那里殊胜的环境。随后,顶生王进入了三十三天的集会堂。三十三天的领袖『天帝释』,尊重他是一位有威德的转轮王,连忙起来礼让他半座,让顶生王坐在他的旁边。此时,顶生王的外貌,除了眼睛之外,变得和天帝释完全一样。

  过了很久,顶生王心想:我有七宝、千子、宝物,统治着人间的四大洲,现在来到三十三天,又得到天帝释的半座,而且,除了眼睛外,我的外貌也和天帝释一样殊胜,我何不将天帝释赶走,夺取另外的半座,这样一来,我就成了天上人间自由自在的统治者了。

  阿难!当顶生王这样想时,不知不觉地掉回原来人间的阎浮洲,失去了上三十三天的神通力,而且还得了重病。

  临死前,有大臣来问:‘大王!如果有人来问我,顶生王临终时交代了些什么,我该怎么回答?’

  ‘你应该这样答:顶生王得到了阎浮洲,还感到不满足而去世;有了七宝,还感到不满足而去世;有了千子,还感到不满足而去世;有了大量的宝物,还感到不满足而去世;得到了瞿陀尼洲,还感到不满足而去世;得到了弗婆鞞陀提洲,还感到不满足而去世;得到了郁单曰洲,还感到不满足而去世;能见识到诸天集会,还感到不满足而去世;顶生王具足五欲享乐,还感到不满足而去世。如果有人问,你就这样回答好了。’”

  接着,佛陀说:

  “即使珍宝如雨般的下,欲望仍然无法满足;

  欲只带来苦而没有乐,有智慧者当如是知。

  即使得到无量的黄金,犹如大雪山一般高;

  也不能一一得到满足,有智慧者当如是想。

  即使有天的殊胜五欲,也不以这五欲为乐;

  这样断贪不着欲的人,是圆满觉者的弟子。”

  反思:

  人为什么会不知足?怎样对治不知足的毛病呢?顶生王临终之言,其言也善,道出自己不知足的反省。不知足的人何其多啊,不要像顶生王那样等到临死之际才反省自己啊!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释迦牟尼佛广传》:劝人学佛求道

. 精进品-71、劝人学佛求道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之前,有一世界名为寂灭世界,正处喜爱劫中,净现如来应世说法。人民生活快乐幸福、财富圆满,寿量可达八万四千年。当时有一王子名...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故事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故事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汉寿亭侯关羽挂印封金,护卫着甘、糜二夫人离开曹营,过关斩将,进发河北。路经汜水关时,守将卞善欲借镇国寺宴请关羽之机,击笺为号,加害于他。寺僧普净与关羽为蒲州同乡,不忍...

《百业经》:(52)新来的比丘 等流之报今昔被骗

《百业经》:(52)新来的比丘 等流之报今昔被骗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1)一只母狗 恶口骂僧累世转狗

  《百业经》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译序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往生《净土圣贤录易解》:隋智舜與隋登法师

往生《净土圣贤录易解》:隋智舜與隋登法师

  隋 智舜  智舜。不清楚他的出身,由于仰慕慧远大师过去一生的德业,因此入庐山,学习净土法门。  隋炀帝大业初年(公元六○五年),讲完《观无量寿佛经》之后,即示现疾病。  临命终前见到鹦鹉孔雀,...

杀蛇的果报

杀蛇的果报

这则佛教故事是发生在一位将近60岁的居士身边的真事,因为一次机缘,笔者旁听到了这个杀蛇果报惨烈的因果故事。 话说当时发生在这位居士自己身上的事情,这位居士年轻的时候还未信佛,回忆起他自己当时大约2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