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师兄:关于打坐,再谈机在目

  问:师兄好,我突然莫名其妙得感觉我高中一个女同学很恐怖得站在我床前.....我要咋办?

答:说明你有能力帮助她了,为什么不趁机缘诵金刚经回向?

  问:打坐可以分时间?

  答:子午坐很好,其它时间打坐也好,不要弄得那么累,各国时间都不一样,怎么办?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想坐就坐,想睡就睡,善护念最重要。

问:不要打坐求个一念不生的境界。

  答:法要渐修,路要自行,不要打坐就一念不生的境界?你在群里说些什么?虽然高高山顶立,还要深深海底行,你知不知道梁山和园头禅师走过了多少苦修的路才能有此境界?佛陀为什么要苦行六年才能转化色身而在菩提树下开悟?为什么现在空谈教理者多而实证者少?最可怕的是现在的人以圣者证悟后的境界而宣说而不顾以前的苦修之路,就如同现今很多人为求大圆满窍诀而轻视了前行的修法,其实恰恰是前行修法最重要!既然你明白烦恼即菩提,为什么还要有个袈裟相的执着?既然你有袈裟相的执着,当应多多从实修渐修教化大众入手,而不是只摘下花果而忽略了根基!现今为什么人懒惰借口多?为什么末法最后只剩下阿弥陀佛四个字?请多多深思,阿弥陀佛,罪过罪过,我先忏悔自己了……

问:关于机在目?(加入《每日背诵金刚经》群即可获取全部学习资料)

答:机在目,机者机关、关键也,摄心靠它、禅修靠它、善护念靠它、出世成就的世间成功者都靠它!目至才能心随,心息才能相依,故说目至心随,心息相依,机在目也;心动神疲,身劳心逸,用在身也??这样说有人觉得抽象难懂,实际上禅师简明扼要的开示回味无穷,法法太多又没反复珍惜阅读。古贤求法为一句一偈而舍身,现在的人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略微再补充一次:

1.摄心靠机在目,收回目光观注鼻 尖呼吸一次就够了。

2.禅修靠机在目,人体遍体属阴,唯两目属阳,五脏六腑的精气上注入目,内证功夫很高的人他她们的目光是湛蓝色的,一见到这些圣者你会融入湛蓝天空的感觉,为什么这样?因为这些圣者中脉是开的,打通中脉是唯一一条今生今世快速成就的捷径!方法有很多,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信解受持金刚经。禅修到一个程度会出现精满则溢的梦境,这个时候是因为练精化气没有过关,如何过关?就是因为你们不知道机在目的奥秘。古圣云:有人识破我家风,太阳移在月明中。现今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说佛陀当时六年苦修毫无意义,六度万行不可少,仅仅是般若空性请问你们如何做到?非狂即痴的谤法之罪。通过机在目朗照、寂照、慧照丹田才能有暖相显前,有暖相才能练精化气,气化了才能更好进入虚无中空状态,这叫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阶段,请问当今几个人能明白能够做到?所以说怎么能够否定、诽谤佛陀六年苦修毫无意义?无知之谈!无我、空性智慧不是口头上说的记问之学,是累生累世证悟过来的真实写照!还有很多人动不动说走火入魔的邪说,走火入魔吗你还不够资格,差得太远了!不要无知扰乱道心,坚持下去一段时间就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个圣者隐退之前留下一句话,有缘人自己去参悟: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无它秘密。

3.善护念、出世成就靠机在目已经说明很多了,看看周围世间所谓的成功者有哪位的目光不是坚定清澈的?目光涣散则斗志萎缩,何能成功一份事业一份希望?识人看眼神,红光满面笑容可掬面如满月的可能不是什么活佛转世的,不要弄错了。

4.机在目,是指摄心的窍诀,与出声不出声诵没有关系。先明白机在目,才能更好做到金刚诵:金刚诵是通过机在目摄心观身体中空、内振气机而实现的。

 

点我:

相关文章

【无常】是什么意思?佛教的无常观是怎样的?

【无常】是什么意思?佛教的无常观是怎样的?

无常是什么意思?无常的意思  无常,梵语(anitya)的意译,佛教真理之一,是指世间万物不是常恒不变、永恒存在、永远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谓器世间山河大地及一切有为之法,迁流无暂停,终将变异,皆悉无...

大安法师:临终助念的时机该如何把握

大安法师:临终助念的时机该如何把握

问:有一种说法,认为人断气之后,智慧高出断气前的九倍,等他断气后再进行助念比断气前更容易搞定。那临终助念是在断气前进行?还是等他即将断气之时或断气之后,再进行助念...

改造命运:决定福报的三大要素

改造命运:决定福报的三大要素

施舍必然可以产生福报,可是福报的大小不是我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它受到下列三个要素的影响:1、施舍的东西—东西越难得越贵重,所产生的福越大。△施舍可分为施舍财物、...

别太在乎自己,才能成为大器

别太在乎自己,才能成为大器

师父说:不要生气,把自己看得很重要,结果就只能让人失望!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多说话。小和尚却不同,小和尚总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小和尚...

慈悲心有多大,你的堡垒就有多坚固

慈悲心有多大,你的堡垒就有多坚固

1.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容。人一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是一味良药,你在宽恕别人的同时,也就敝开了自己的心灵,...

施食原来这么殊胜,为你获取五大功德,福报来的太

施食原来这么殊胜,为你获取五大功德,福报来的太

施食是佛法中的佛事,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放蒙山。施食一般是布施食物给饿鬼道、畜生道众生,坠入饿鬼道的都是生前贪欲重的人,饿鬼道的众生,皮包廋骨、喉细如针,肚大如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