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静修的心情

心情就是一种情绪、兴致的精神状态和一种感受、行为的情感状态。一般而言,心情会受到外在环境因素以及一些事物的影响。心情有很多种类,比如说兴奋、激动、悲伤、忧虑、惊恐、愤怒、欢喜、愉悦等。其实不管是喜悦兴奋,还是悲伤忧郁,这些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隐蔽佛性、阻碍开悟。

人体致病的因素很多,但总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以及各种邪气或者外伤;内伤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以及饮食不慎乃至疲劳过度引致的疾病等。各种各样奇怪的疾病很大程度上都与心情有关系。特别与心情直接相关的病有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胃病、冠心病、神经性头痛、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几十种疾病。一个人如果心情舒畅的话,得病的机会就一定会大大减少。

打坐能够让我们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可是心情不好时,就不能打坐静修。比如在打坐静修之前和之后,一定不能发脾气,如果打坐之前发火的话,很容易伤害肝脏,而且在静坐时也难以入定。如果在静坐之后生起烦恼,烦恼的细菌还在细脉中运行,慢慢扩散,细脉就会变成粗脉,因为血气沾染了烦恼的细菌,血液的黏稠度就会逐渐增高,而且血液还会变得污浊。浊血还会引致血液的突然沸腾,使人感觉烦躁不安,胸部似有物件梗塞,此种情形有时会延续数日不散,有时引致高血压,有时血管爆裂,这样的人比较容易猝死,而且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很多人甚至死因不明。打坐静修就是要放下所有一切的情绪,初步静修要从如来五支坐法开始,身心都要安详、宁静、舒畅、柔和,身心都不要那么粗暴、疯狂、粗野、强悍。

打坐静修必须要全身放松调息,呼吸柔和与自然,呼气要缓慢,心意要清淡,对任何事物都不要执着,似守非守,若有若无,熟视无睹,不管对待什么事物皆能用一颗平等平淡之心,这样才能心情舒畅、身心放松,才能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如果能够做到心清气爽,怡然自得,精神愉快,断灭一切杂念,达到水静风轻、恬淡虚无、一尘不染、无忧无愁、无牵无挂的境界。那时候,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打坐静修而且不会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这时候应该不会再生起厌烦之心,若是有外在的干扰也不要去分别它,不要去理睬它,犹如聋子一般,有声无声都一样,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是最高妙的对治方法。

我们学习打坐静修的人,平日对于内心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在内的“七情”等,都要尽量放下,因为这些念头都能阻碍我们静功的进步。

 

点我:

相关文章

我们要护持,供养三宝

我们要护持,供养三宝

世间有几种事物不可以轻视:第一种,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摧灭整个宇宙;第二种,国王的小太子。他虽然小,但动他一根手指头,后果不言而喻;第三种,龙子不可...

沙门救狗

沙门救狗

  有一个国家发生饥荒,许多百姓都没饭吃,即使有钱也很难买到食物,所以沙门乞食变得更加困难。  有个沙门到处讨不到食物,最后来到一户有钱人家乞食,这家主人拿了一些吃剩的饭菜就把他打发走了。沙门没有...

嘎玛仁波切:三样最珍贵的财富

嘎玛仁波切:三样最珍贵的财富

拥有健康的心灵才是真福报,佛教徒拥有虔诚心才是真福报。现在的社会,人口越来越多,住房越来越小;高楼大厦林立,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有隔阂。但很多时候彼此间的福报是会相互...

学佛人如何解决在婚姻、家庭和性生活之间存在的苦

学佛人如何解决在婚姻、家庭和性生活之间存在的苦

      婚姻与性的处理是否得当,对学佛者而言,可谓至关重要。根据经验及观察,可以发现许多学佛者,都程度不同的着存在性执着与性压...

道膺禅师座下僧悟因缘

道膺禅师座下僧悟因缘

  一日,云居道膺禅师座下有僧在寮房内念经,恰好道膺禅师从窗外经过。  道膺禅师便隔着窗户问那僧:“阇黎念者是甚么经?”  那僧回答道:“《维摩经》。”  道膺禅师道:“不问《维摩经》,念者是甚么...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三)~E 梵志供养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三)~E 梵志供养

(七)梵志供养 随着佛陀年岁的增长,以及长期的劳顿,他的健康状况呈日益恶化的趋势。我们在《游行经》中曾不止一次地看到,佛陀在行走的路上,经常要坐下来休息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