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不喜欢闻思修,只喜欢打坐的人要注意了

现在有些人修禅定只是静坐,并不明白诸法的真相真理,也不闻思修,相续中也没有产生智慧。只有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闻思修,最后才能产生智慧。

现在尤其是在汉地,有很多人受禅宗的影响很深,都特别爱打坐、静修。但若是没有一定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证悟,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有些人下功夫修炼,一旦进入了一些状态,很容易走火入魔。当你的心真正定下来、不散乱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境界,这些境界虽然不是佛菩萨的境界,但也不是普通的境界,会出现一些神通。若是保持那种状态,也会出现乐觉受、明觉受等,这是很危险的。

比如明觉受出现了,会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地下的、房子外面的、山后面的,看得清清楚楚;乐觉受,内心的喜悦非常强大,世间的任何喜悦都无法与之相比;无分别觉受,自己没有念头了,念头生不起来了,没有任何分别念了。其实,这只是一种无分别觉受,不是觉悟的状态。不是永远没有念头,而是暂时没有了,但是他会执着这些觉受,很难出来。有些人会出现神通,然后就玩神通,疯疯颠颠的,把自己变成了神,变成了鬼。

有的人进入那种状态后不愿意出来,会频繁地进出,这样会越陷越深。若是平时善事做得多、修得好,来世可能投生到长寿天;若是平时造业多、修得不好,来世就会投生饿鬼道、旁生道。

而有些人只听闻、看书,最后满腹经纶,讲起来滔滔不绝,但是不实修,不打坐,这样也没有用。也许相续中生起了一些智慧,但是没有禅定也不行。

所以,禅定和智慧是要兼顾的。最初的时候,禅定不能离开智慧,智慧不能离开禅定,寂止胜观要双修;最后,禅定即是智慧,智慧即是禅定,止观双运,是一体的了。

——摘自《亲友书》讲记27

 

点我:

相关文章

【感恩】什么是感恩?佛教徒应如何感恩父母?

【感恩】什么是感恩?佛教徒应如何感恩父母?

感恩(佛教解释)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 ,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感恩基本解释  1、餐前或餐后对上帝表示感谢。  2、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

净空法师:把全世界都给你,你死的时候一文都带不

净空法师:把全世界都给你,你死的时候一文都带不

我非常感激章嘉大师,我向他老人家请教的时候,他没有保留,真的,把这桩事情教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观,我们现在学的六观,放下是前面学的五止,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看...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B 12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六)~B 12

1223经:本经叙述皈依三宝的殊胜功德。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过去还是当前,都生活着为数不少的贫困群体。我们有时不由地为自己的悲苦命运而太息,甚至因此而怨天尤人...

持戒持到孤独感起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持到底了

持戒持到孤独感起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持到底了

持戒的人,无论是戒什么,总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孤独。其实,就算不持戒也会遇到孤独这个问题。只不过持戒的人可能将孤独看得更清楚,因为很多时候人们破戒的根本原因,还...

慧净法师:出家的价值与意义

慧净法师:出家的价值与意义

出家的价值与意义──2014年2月4日(正月初五)剃度典礼开示 剃度文疏 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 爰起大悲心,献身净土门。  恭 维 佛...

嘎玛仁波切:改变命运,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嘎玛仁波切:改变命运,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

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对远来之客、久病之人,以及年迈的双亲,能行慈爱之事与理解空性有同等功德。”远来的客人,不是指坐飞机从远方来的客人,而是指有人千里迢迢前来,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