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抑郁与经历忧郁

大约20年前,那是大学一年级的暑假,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假期回家期间自杀身亡。

这位女同学家在外地,高中时期是同学中的佼佼者,各方面都很优秀。进到大学后,学业的压力和远离家乡的巨大落差使她的性格趋于内向,男同学的追求更使她在学业和恋爱之间茫然失措,陷入混乱和困扰。

她是我的舍友,我们比较要好,但我家在本地,周末常常回家,和她交流未能深入。但我们经常一同吃饭,一同上自习,早起一起去锻炼身体。她情绪低落时会好像开玩笑的和我说“从那个楼顶跳下来会怎样呢?”我只是毫无警觉的嘻嘻哈哈过去。没料到,几个月后她真的在她的家乡以这种方式结束了如花的生命。

现在回想起来,她应该是患上了抑郁症,如果周围的同学、老师和家人早些警觉和及时治疗,可能可以避免悲剧。可那个时候,我们只是认为她是单纯的情绪不佳,适应不良,虽然曾经宽慰和陪伴,但并没有起到根本的帮助效果。也许正确地认识一般的情绪不良和抑郁症的不同对于抑郁症患者至关重要。

我也曾经遭遇过情绪不良的困扰,高中时期进入一所省重点中学学习,开学伊始,看到课前课后同学们只顾埋头学习不关心其他事情的状态让我紧张和不适应,一度早醒失眠。所幸后来几次考试恢复了自信,走出了困境。

31岁,完成所有学业后的1年,孩子如期诞生,我的父母公婆都给予了许多关爱和帮助,可我却也险些和产后抑郁遭遇。那个时期,情绪非常低落,主要感觉是自己突然变得很无力,不知如何照顾孩子,孩子有一点不适自己就焦虑不堪。虽然孩子父亲那时已是高年资的儿科医生,可那个时期的我却非常不信任周围的人,每次有所问题时只是狂翻医学书或者网络资料,听不进任何人的安慰和劝导。还好,2~3个月后焦虑的症状逐渐消失,慢慢适应了初为人母的角色。

其实当时身边亲人不少,可我却仍然感觉茫然无助。我想那时如果有所信仰当能更快从焦虑走出。至少当周围的人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心中有可皈依之处就不会心中无主,自我放弃。

我的一位老师,生前罹患癌症,几年下来,高额的医疗费用对家庭的拖累,以及事业无能进行的挫折感让他无所适从,一度也变得非常的情绪低落,意欲轻生。所幸后来接触到佛教,从中获得了心灵的支撑,虽然最后仍被疾病夺去了生命,但相信佛陀的教诲当带给他解脱的因缘。

愿天下所有的人们安乐吉祥!

转载
 

点我:

相关文章

随缘顺境逆境

随缘顺境逆境

要包容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很多人就是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他问别人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意见,就像一个房间已经坐满了人,别人再想进来就进不来了。学佛人应该...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3、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四部分 纪念文集 13、

13、般若为导 总持为法 净土为归——纪念一代大德徐恒志老人往生五周年 师尊徐恒志老人,1916年1月30日(农历1915年12月26日)生人,原籍浙江镇海...

宣化上人:你看,你放不下的东西有多少?

宣化上人:你看,你放不下的东西有多少?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序品第一◎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序品第一(分三)A...

广施善行后现世就得大福报,荫及子孙们富贵发达

广施善行后现世就得大福报,荫及子孙们富贵发达

康峻,字重山,为人慷慨,就是在极贫困的情况下,也不忘济人利物之心。有一天,他去维扬,船行到高邮湖,天晚了。有一老人来到船上,告诉康峻「你心地善良,已经感动了上帝,...

嘎玛仁波切:永恒的财富

嘎玛仁波切:永恒的财富

财富,我们都不陌生,几乎每个人都在拼命追求着它。可佛教里讲的“财富”,跟人们平常所讲的财富,不是一个概念。佛教对财富的定义,更深、宽广。财富常常被人称为“资粮”,...

宣化上人: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再往前研究进步,就

宣化上人:凡是皈依三宝的人,再往前研究进步,就

若想修道,一定要受戒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究竟“戒”有多少种?戒有很多种,最基本的是“五戒”。在家人凡是皈依三宝的,要是想再往前研究、进步的话,就要受五戒;受五戒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