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财神爷─药师琉璃光佛

常律法师


值此景气不佳,众生因谋生不易而坐困愁城,烦忧不已,其实我佛慈悲,特教示众生常念诵礼拜药师琉璃光如来,无论求财、求职业、求名或求利,皆得如愿,但众生愚痴,不明佛义,欲求外道,非但不得如愿,反加忧困,不得解脱!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


It has been said that love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The want of money is so quite as truly.


虽说贪财是万恶之源,但缺钱也是一样。人的所有的罪业都因贪念所引起的,若能戒除悭贪,就不会去造作种种的恶业,尤其钱财是人人所要追求的一个最重要的生存工具,所以往往有些人因贪财而不顾道义良知 做出违背良心道德的事 造作恶业 损人利己,而缺钱或过度贫穷往往令人造作恶业,行作偷盗诈骗、贩毒走私等等奸犯科的事情,故古代人说:「饥寒起盗心」。


然而,贫穷亦难学佛修道,佛于《四十二章经》说:「学道二十难,富贵学道难,贫穷学道难」要先了生,方能脱死,肚子饱方能顾佛祖,肚子饿要先顾肚子,故贪财并非坏事,应将钱用在布施行善、救人济世上,则钱再多亦无妨。


佛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曰: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修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若众生专念常持我佛名号,得令诸众生众病消除,身心安乐,家资具悉皆丰足,当得上妙饮食及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及至证得菩提,所求皆得如愿: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诸众生,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药无医、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消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及至证得菩提。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诸众生,饥渴所恼,为求食故,得闻我名,专念受持,当得上妙饮食,饱足其身。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成佛时,若诸众生,贫无衣服,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求,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


由佛的开示中,得知:


第十一愿:有财,方能求得上妙饮食,饱足身体,解除饥渴。


第十二愿:有财,方能求得种种上妙衣服及一切宝贵用具。


若能日日依下列修持三月,求财得财,营商得利,职位高升,所求如愿:


1.每日早晚各持诵药师咒一○八遍,每日礼拜药师琉璃光佛一○八拜,念药师琉璃光佛千声,回向累世业障,祈求药师琉璃光佛加持庇佑,所求如愿!


2.每日得勤奋工作,营商诚信,作事尽责,不作恶事,行诸善事。


3.于佛前发一长期善愿,每月认捐爱心医药费,佛说世间功德:「看病施药功德最大」,捐一百元医药费胜过捐盖寺庙一千元之功德。


我佛慈悲教示此妙法,若能依法修持,皆可得无比感应,今吾公开此法,但期大众求财得财之后,更能布施行善,一心修佛,则吾心已足矣

 

点我:

相关文章

贫妇扫佛精舍得道因缘的故事

贫妇扫佛精舍得道因缘的故事

  园精舍的僧在佛陀的教导下,和合共住,用功精进。每天,僧庄严的讽诵、摄受的威仪,让精舍呈现出一片肃穆祥和的法界,同时也让住在精舍旁的贫穷人家,在耳儒目染下心生欢喜,和三宝结了善缘。  “多庄严的...

悭贪堕畜生

悭贪堕畜生

  佛陀在舍卫城中教化的时候,有一天,慢步走到鹦鹉摩纳都提子的家中,真不巧,都提刚好有事出去了。  都提家里养了一只白狗,全家大小都很爱护它,尤其都提更是像人一样的宠爱它,食必供以美味,卧必供以床铺。...

因愿力具辩才

因愿力具辩才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净空法师:真正念佛人不希望人助念,为什么?

净空法师:真正念佛人不希望人助念,为什么?

心裡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妄想、杂念,这才叫功夫成片。还有妄想、杂念,往生没有把握,全靠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这说明临终助念很重要...

生活中随缘积德行善的方法

生活中随缘积德行善的方法

第一与人为善:何谓与人为善,念念不忘为大众着想,维护真理原则,即是与人为善:第二敬爱存心:何谓敬爱存心,人人若都能敬业乐群,安份守已,敬重别人,也珍重自己,即是代...

圣严法师:感化、感动、感谢、感恩

圣严法师:感化、感动、感谢、感恩

圣严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化、感动、感谢、感恩来着手。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