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积累善因,即使祈求上师三宝、财神天神也不可

世间人都希求快乐的生活,尤其是城市人,追求特别强烈,比如希望拥有房子、车子等。但却不知道积累快乐的因,精进行持上供下施、守持清净戒律等善法。即使行持,稍微有一点痛苦也无法忍受。虽然忍耐痛苦的心力极其薄弱,但对人和物的贪婪心却很严重。其实,贪婪的因是非理作意,贪婪的果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摧毁、践踏罪魁祸首我执的头,用智慧宝剑刺中我执怨敌凶手的心,让它永远消失。

 在这个世界上,极少部分人不贪婪,大多数人贪心和欲望都很强烈。但贪婪并不能让我们获得所需要的财富,因为没有积累善因,即使祈求上师三宝、财神、天神,也不可能得到。《大庄严论经》中,有一则公案:有两兄弟特别贫穷,哥哥想求天尊发财,把家中的事全部托付给弟弟,比如耕种等,自己天天都以大量鲜花等供养天尊,祈求天尊降下财富,或赐予发财的机会。经过祈祷,天尊开始关注,并观察他有没有福报,若没有福报则无法帮助。(世间也是如此,即使关系再好,若自己没有智慧和知识,也爱莫能助。)

 天尊通过详细观察,发现这个人没有一点一滴福报,不要说发财,连给他一点财富的因都没有。但直接说怕他接受不了,便变作弟弟的形象来到他面前。他问:“你为什么不在家种地,来这里干什么?”弟弟回答:“我不愿意种庄稼,想直接收获果实。”他责备说:“不下种却想收获无有是处!”并说偈:“四海大地内,及以一切处,何有不下种,而获果实者。”天尊当即现出原形说 :既然你承认,没有种子就不会产生果,你以前没有种过布施的因,现在求我发财也不可能……

  汉地很多人都想发财,一说财神灌顶,人多得不得了。在有时间的时候,我也想给大家灌个黄财神的顶,我看了一下,这个灌顶比较简单,并不是特别难。乔美仁波切有灌100位本尊顶的历史和方法,而且不是很复杂,也不需要自己有什么修行境界,只要能念诵,会用手鼓和金刚铃就可以。但若以前自己没有积累善因,即使获得了灌顶,或与黄财神很有缘,他也不可能赐予悉地。

  但是,祈祷非常重要!前辈大德在教言中讲:任何一位本尊都需要祈祷,就像可怜的乞丐,若不乞求,则不可能获得他人的施舍。比如度母,虽然她有无边的智慧,但若没有祈祷的因缘,则不可能获得她的帮助。若至诚祈祷:这件事情,您一定要如何如何加持!度母就会观待你的信心和各方面的因缘,赐予加持。同样,九本尊等也是如此,没有祈祷则不可能获得悉地。因此,一定要以特别虔诚、恭敬的心来念诵仪轨和祈祷文,以打动本尊的心。

 在上师如意宝等所造的《怀念上师》和《远唤上师》等祈祷文中,有些语句非常尖锐,比如:若以信心祈祷,鬼神也会赐予悉地,您是大悲本尊,我以信心和恭敬心来祈祷,若没有赐予加持和感应,那您就不如鬼神了。就像遇到很厉害的乞丐,为了面子上过得去,也不得不给钱一样。若以这种方式祈祷,本尊和上师也不可能不赐予悉地。

 当然,若一点福报都没有,祈祷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效果。《前行引导文》中讲,人若没有福报,即使精进祈祷,单坚护法神也只能赐予一块油脂。所以,自己一定要有前世的因缘,即上供下施的福报。即生修本尊时,也要一边祈祷,一边以香、花等五供来作供养,这非常重要! ——《修心利刃轮释》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家中常遇到很多困难,怎么办?

宣化上人:家中常遇到很多困难,怎么办?

金刚棒喝─宣公上人答问录1.弟子:家中常遇到很多困难,怎么办?宣化上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车到山前必有路……要多念观音菩萨,直到有感应为止。2.问:我的儿子...

灵山居士: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另类加行

灵山居士: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另类加行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另类加行 灵山居士/文如你所知,传承自那烂陀寺的藏传佛教非常殊胜,这个伟大传承可追溯到龙树无著两位菩萨,追溯到莲花生大士,阿难,追溯到佛...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I 93

936经:本经叙述迦毗罗卫的诸多释氏共集于“供养堂”,向摩诃男请教一个问题:“摩诃男!云何最后记说彼百手释氏命终,世说记彼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

有谁会不计酬劳的去照顾无法自理的病人呢?

有谁会不计酬劳的去照顾无法自理的病人呢?

有谁会不计酬劳的去照顾无法自理的病人呢?--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我要找什么呢?  有一段时期对父...

【正法】的意思是什么?佛教的正法是指什么?

【正法】的意思是什么?佛教的正法是指什么?

什么是正法?佛教的正法是指什么?  正法,是指正确的佛陀教法,只要符合释迦牟尼佛教义的正宗法义,都可称为正法,不符合佛教正法的教义,称邪法或外道。常见评定正法的标准为三法印、四圣谛或八正道等。经过某些...

净慧长老:修行第一关就是看你放不放得下

净慧长老:修行第一关就是看你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一位外道两手拿着鲜花来见佛,佛就说:“你放下”。这位外道就把一只手的花放下了。佛陀继续说:“你放下。”这位外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