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海法师:佛陀会生气吗?
佛陀会生气吗? 《杂阿含经》一一三五经: 有一天,只园门口来了一个少年婆罗门,名叫宾耆迦。他昂首傲慢地走到佛陀的面前,便开口大声骂诃责,还讲了许多粗恶不堪入耳的话。 佛陀闻言,非但不以为意,还诚恳地问道 :「如果在一个良辰吉日,你会准备饮食与宗亲眷属聚会吗?」 宾耆迦傲慢的说 :「会啊!」 佛陀问 :「如果你的宗亲眷属不接受你的饮食供养,你会怎么办呢?」 宾耆迦回答 :「如果我以饮食奉献他们,他们不接受,我会自己拿回来。」 佛陀说 :「这就是了! 你在我的面前作粗恶不善语,我不接受,这个恶骂应当归属于谁呢?」 宾耆迦 :「虽然你不接受,但是我已经送出去,这就是属于你的了。」 佛陀 :「这不叫做互相赠送,更不算是互相给予。」 宾耆迦 :「什么叫互相赠送? 什么叫做不互相赠送?」 佛陀 :「如果你恨我,我回报你恨; 你骂我,我回骂你; 你打我,我回打你,这叫做互相赠送。假如你恨我,我不回报你恨; 你骂我,我不回骂; 你打我,我不回打,这就是不互相赠送。」 宾耆迦心境渐渐调伏,他若有所悟地说 :「佛陀! 我过去曾听到一些有德望的长老婆罗门说佛陀是『如来、应供、等正觉』,有些人在面前辱骂、恨诃责,佛陀都不不怒,如今,佛陀你会生气吗?」 佛陀容貌放大光明,慈悲的说道:「身语行为没有暴怒的人怎么会有心? 有智慧的人会以正当的思惟调伏心性。以恨心回报恨心是恶人的行为,对待怨敌的态度要以慈悲心,自然能感化对方。布施可使人降伏悭贪,真实的语言使妄语无所遁形。能调会内心的恚,更胜于驾驭疯狂的马车。」 宾耆迦听了佛陀的这番道理之后,很惭愧的低下头来说 :「佛陀! 我愚痴昏昧,没有辨别是非善恶,在佛陀的面前诃骂毁辱,我真挚诚恳的向佛陀忏悔。」 启示: 佛陀会生气吗? 佛陀曾说 :「忍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诸恶,能于众中现奇特事; 忍能守护,令施、戒不毁; 忍为大铠,众兵不加; 忍为良乐,能除恶毒; 忍为善胜,于生死险道,安稳无患; 忍为大藏,施贫善人无极大宝; 忍为大舟,能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 佛陀教导弟子们修习生忍,而达无生法忍,这是忍的最高境界。 问:第一个提问,现代人常常有各种怪病,生长肿瘤,得癌症,请问,下面他有五个题目。 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学佛的同学都知道,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 谦卑 谦卑,即“谦虚﹐不自高自大”之意。中国人有一股祖先传下来的骨子里的谦卑。学会谦卑,你会轻松,可以更好的经营自己的人生。谦卑的基本概念 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 序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名《般若三百颂》,与玄奘大师所译《大般若经》第577卷同一梵本。自古持诵者灵验极多,现代人工作繁忙,无暇广泛阅读,为此精选百二十例,整理成书,以激... 达摩祖师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古印度),婆罗门种姓,相传是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传说,达摩祖师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 有... 须达多长者,是位乐善好施的大慈善家,他喜欢救济贫穷的人,常常布施他们衣食物品,在舍卫城的全境内,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困苦的、没依靠的,一旦去求他,他都很乐意地帮助他们,因此,大家都称他叫做「给...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