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海法师:佛陀会生气吗?
佛陀会生气吗? 《杂阿含经》一一三五经: 有一天,只园门口来了一个少年婆罗门,名叫宾耆迦。他昂首傲慢地走到佛陀的面前,便开口大声骂诃责,还讲了许多粗恶不堪入耳的话。 佛陀闻言,非但不以为意,还诚恳地问道 :「如果在一个良辰吉日,你会准备饮食与宗亲眷属聚会吗?」 宾耆迦傲慢的说 :「会啊!」 佛陀问 :「如果你的宗亲眷属不接受你的饮食供养,你会怎么办呢?」 宾耆迦回答 :「如果我以饮食奉献他们,他们不接受,我会自己拿回来。」 佛陀说 :「这就是了! 你在我的面前作粗恶不善语,我不接受,这个恶骂应当归属于谁呢?」 宾耆迦 :「虽然你不接受,但是我已经送出去,这就是属于你的了。」 佛陀 :「这不叫做互相赠送,更不算是互相给予。」 宾耆迦 :「什么叫互相赠送? 什么叫做不互相赠送?」 佛陀 :「如果你恨我,我回报你恨; 你骂我,我回骂你; 你打我,我回打你,这叫做互相赠送。假如你恨我,我不回报你恨; 你骂我,我不回骂; 你打我,我不回打,这就是不互相赠送。」 宾耆迦心境渐渐调伏,他若有所悟地说 :「佛陀! 我过去曾听到一些有德望的长老婆罗门说佛陀是『如来、应供、等正觉』,有些人在面前辱骂、恨诃责,佛陀都不不怒,如今,佛陀你会生气吗?」 佛陀容貌放大光明,慈悲的说道:「身语行为没有暴怒的人怎么会有心? 有智慧的人会以正当的思惟调伏心性。以恨心回报恨心是恶人的行为,对待怨敌的态度要以慈悲心,自然能感化对方。布施可使人降伏悭贪,真实的语言使妄语无所遁形。能调会内心的恚,更胜于驾驭疯狂的马车。」 宾耆迦听了佛陀的这番道理之后,很惭愧的低下头来说 :「佛陀! 我愚痴昏昧,没有辨别是非善恶,在佛陀的面前诃骂毁辱,我真挚诚恳的向佛陀忏悔。」 启示: 佛陀会生气吗? 佛陀曾说 :「忍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诸恶,能于众中现奇特事; 忍能守护,令施、戒不毁; 忍为大铠,众兵不加; 忍为良乐,能除恶毒; 忍为善胜,于生死险道,安稳无患; 忍为大藏,施贫善人无极大宝; 忍为大舟,能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 佛陀教导弟子们修习生忍,而达无生法忍,这是忍的最高境界。 佛教与生活 传恒法师:尊敬的方丈大和尚,尊敬的各位法师,诸位朋友,下午好!(众人鼓掌) 在这金风送爽、万物收获的季节,大家有缘来到十三朝古都西安,来到唐僧玄... 唐朝有个和尚名叫智益,长沙地方的人,俗家姓吴,常常为征服蛮子的兵,喜欢捕鱼、打猎。有次得到一个白乌龟,把它煮来吃了,于是生起疮来全身都渍烂,连眉毛胡须手指脚趾,通通都烂掉了,落得一点不存。他号淘痛... 佛教教人求,都是求命中本来没有的,你求得到,说明你真正学会了佛法。所以有句话说的: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清楚,现实生活中,... 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人生的不顺,往往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因为心总是... 莲池也是七宝合成的,我们这个世间的莲花池都是土石结构的。我们这里的莲花池非常的少,莲花池的这个范围也小,而极乐世界的莲花非常的大,或者十由旬、或者二十三十由旬,...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对我们有十个好,有一个不好,前面的十个好就被我们全部抹杀。我们就记住了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我们记住了别人慢怠我们的地方。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