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生气的时候,默念三句话

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遇到惹我们生气的人,就想一想他们过去世也曾经像我们现世的父母一样,含辛茹苦地抚养我们,照顾我们,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我们还会忍心嗔恨他们吗?

一切众生都是现在菩萨

“看一切众生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印光大师语)。惹我们生气的人都是在助我们修忍辱,助我们修行,我们应该视他们为菩萨。阿底峡尊者当年从印度到西藏,一路上专门带了一个侍者,叫他用各种方法来激怒自己,为的就是可以有机会修忍辱。而我们现在遇到了惹我们生气的人,相当于得到了免费的忍辱机会,我们应该感恩、顶礼他们,视他们为菩萨。

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

“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要局限于现在,虽然惹我们生气的人现在还没有成佛,但一切众生将来都是必定要成佛的,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一切众生都值得我们像佛一样去尊敬,怎么可以起嗔心呢?起嗔心就是在嗔佛啦。

每当遇到惹我生气的人或事,我就在心中默念这三句话:“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一切众生都是现在菩萨。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接着就一直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气很快就消了。

 

点我:

相关文章

方海权:​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才

方海权:​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才

方海权:授人以财,不如授人以才秋风绵绵知秋来,相约淡淡静心开。千万不能说人有急难一二次施之,及施少钱,即是小恩。时常帮助之,施多钱,即为大恩。恩之大小,在于获益大...

学会好好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自己的福报

学会好好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自己的福报

世间人都爱财,财物,包括金钱与物资,这是世间人所贪求的。这个世间,哪个不贪财?所以佛在布施里面,把它列为第一条。世间人贪财,却不知道财从哪里来,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

圣严法师:如何能让自己不生气?

圣严法师:如何能让自己不生气?

圣严法师现代人强调EQ的培养,其实EQ就是情绪管理的人品修养。有些人外表看似平静,但内心却充满矛盾与挣扎;有的人在公开场合脾气很好,但是回到家后,就将内心的怨怒完...

净空法师:七类的供养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如说修行供

净空法师:七类的供养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如说修行供

『供养』,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先把这个名词简单说明一下。「供养」跟布施的意思相同,换句话,是一桩事情。不说布施,说供养,这是一个非常虔诚恭敬的心,这称供养。我们对上...

净空法师:修行的功夫就在生活当中,你得关关通过

净空法师:修行的功夫就在生活当中,你得关关通过

如果自己没有定力、没有智慧,小小的挫折就心里不高兴,瞋恚也起来了;小小的利益欢喜,贪恋就生出来了,这是佛菩萨都无能为力,就是帮不上忙。真正帮得上的,他天天反省,天...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1

南怀瑾: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1

南怀瑾 : 人的生命投生的过程01我们现在再来讲投生了啊。投生,刚才讲六道的生。六道的生就很复杂了。六道的生非常复杂,尤其天道的生、阿修罗道的生都不谈。而且我们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