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七类的供养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如说修行供

『供养』,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先把这个名词简单说明一下。「供养」跟布施的意思相同,换句话,是一桩事情。不说布施,说供养,这是一个非常虔诚恭敬的心,这称供养。我们对上称供养,对下称施舍,因为什么?没有那一种恭敬心。现在佛教给我们,我们要以对长辈、对父母、对师长、对佛菩萨这样恭敬的心,供养的心,去供养一切众生。

这完全是普贤行。普贤菩萨「广修供养」,没有说布施。普贤菩萨的心是清净平等心,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无二无别,所以都是恭敬供养,这是我们要把这个念头转过来。儒家也讲这些,没有佛法讲得这么彻底,没有佛法讲得这么坚决。儒家讲「礼」,礼的精神是自卑而尊人,自己谦虚卑下,尊重别人,这是礼里面最重要的精神,所以跟普贤行愿非常接近。

普贤菩萨又告诉我们说,供养有物质的供养,就是有财供养,财物供养,有法供养;两者比较,法供养为最。最殊胜的是法供养。法供养里面,《行愿品》里面又给我们说了七个例子,法也是无量无边,给我们说了七条;这个七条可以说是七个大类,每一类里面细说是说不尽的。

第一条讲「如说修行供养」。我们真正把这一部经典里面的教训统统做到,不但是供养阿弥陀佛,同时供养一切诸佛。一切诸佛都供养到了,我们要问一问,尽虚空遍法界这些菩萨、罗汉有没有供养到?十方世界六道众生有没有供养到?全供养到了。大家冷静去想一想,你认为对不对?全都供养到了,真的一修一切修。

第二个说「利益众生供养」。实在讲利益众生供养,也是前面如说修行供养里面开出来的。你怎么知道利益众生?你用什么方法利益众生?这一部经典果然都做到了,这个利益众生的供养也包含在其中。所以说实在话,七类的供养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如说修行供养,全都包括了,你里面再说多少,都离不开这一句;这一句做到了,全部都做到了。

它底下又说,「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说了这么多,都离不开如说修行,如说修行全部都包括到了。

实在讲,这个经比《华严》好。好在哪里?好在它说得透彻。《华严》只是给我们讲一个纲领,例子有的时候是举得很多,究竟从哪里做起,《华严经》讲得太多、太繁杂,不晓得从哪里下手。这个经好,《华严》的纲领,《华严》的纲要。我们能够读这一部经,就等於天天在读《华严经》;依照这一部经修行,《华严》里面所有的法门统统都做到了、都修到了。这是这个经典无比殊胜之处。

现在我们要把话说回来,具体的供养是什么?自己照这个修行,给别人做个榜样,这就是劝人,身教;接著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劝他修行。你劝他,人家问你,为什么劝我修行?实际上讲,如果人家来问这一句,这已经不是很完美了;很完美是要他来找你,这就是你自己修行有成就。你每天快快乐乐、欢欢喜喜,自己生活过得真正幸福,家庭美满,事业很顺利,哪一个不羡慕!人家问你,你怎么学的?我天天念《无量寿经》,照《无量寿经》修行,你要想像我这么一样幸福快乐,我这个经本送给你,你回家照做就行了。如果我们自己学佛学得很苦,那别人人家看你,送给他,他说,我这个我不学,你看你这个样子,我才不想这个样子。这个佛法就没有办法往外推广了。自己一定要做到。

尤其是经上讲得好,一个人心想佛时,《观无量寿佛经》上说的,这三经是一部经,心想佛时,我们这个心就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随心转。常常想佛,想个几年,你自己不知不觉,你的相貌就非常圆满,就像佛相;心里有佛,它慢慢会变。佛的身心清净,我们在这个经上念到,佛的身,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所以他没有疾病。我们天天念佛,天天想佛,不知不觉把我们这个身体也转变成相似的清虚无极,所以百病不生,往生的时候自在。

过去香港何东夫人,那是我们一个好榜样,就是何世礼的母亲;他一家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老太太一个人念佛。从前多多少少都受了一点儒家的教育,所以虽然宗教信仰不同,还不至於有很大的排斥。儿孙还很孝顺,老太太自己念她的佛,他们天天上他们的教堂,宗教上彼此不相干涉,这个家里面伦理还能够顾到,相当不容易。老太太往生是盘腿坐著往生的,预知时至。

往生的那一天,把亲戚朋友统统都找来,我今天要到极乐世界去了,跟大家宣布,你们念几声佛号送送我。这是全家儿孙基督徒也来,最后一个要求,我们母子一场,我今天走了,一生我对你信教不干涉,今天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念几声阿弥陀佛送送我,算我们母子一场,这说得合情合理。念不到十五分钟,老太太坐著就走了。

这一家基督教徒全念佛了,为什么?亲眼看到,这个一点不假。所以老太太度她家人,大慈大悲,她真有耐心。说实实在在话,她为什么念到这么好的功夫?为什么走得这么潇洒?在我们想像,老太太只有一个心愿,要度她一家人,自己要不成就,这一家人决定不相信。一句话不讲,临终时做给你看,你不能不信。一句话不说,全都学佛了,全都念佛了,这个很厉害。所以何东爵士夫人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度我们的家人,要度我们的亲戚朋友,你学她这个样子就对了。

这个老太太往生,开往生大会。这种会要是到处多开几次,这个净土宗没有人不相信;什么人说假的,也没有办法动摇别人的信心。这都要靠我们来努力。我们要想真正提倡这个法门,真正把这个殊胜的利益供养给大众,自己要真修;凭口说没有用处,一定要真正去做。

自己有殊胜的成就,实在讲这叫自利利他。自己为什么真干?因为要帮助这些人,自己在真干。这些苦难的人,把自己的品位抬高了;看到这些苦难人的时候,自己修学精进的动力就有了;是这么多人在这里受苦难,你大慈大悲要劝化他们,所以才勇猛精进,才有殊胜不思议的成就。这些都是真实的供养。

无量寿经(第三十七集)1992/6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档名:02-012-003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命运能改吗?怎么改法?这是改造命运最

净空法师:命运能改吗?怎么改法?这是改造命运最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大经科注》第208集【解】又《宗镜录九十五》曰:“以无财法,名为贫穷。”故知普济贫苦,即须法财并施。又《宗镜录九十五》,《宗镜录》有一百卷,这是...

索达吉堪布:如何行持《普贤行愿品》中的无上供养

索达吉堪布:如何行持《普贤行愿品》中的无上供养

所谓无上供养,即超越有上供养的供养,其实这就是法供养。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的胜解心深信法界中的每一个微尘中都有...

海涛法师:那什么是不智慧呢?自私就是不智慧

海涛法师:那什么是不智慧呢?自私就是不智慧

首先你要有这个决定,我愿意代众生受苦,那我们不是来找快乐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火宅,五浊恶世,三界火宅,地狱,所以地狱唯一的想法,就赶快脱离地狱而已,带着所有众生...

怡僧法师:佛教正法的传承

怡僧法师:佛教正法的传承

佛教正法的传承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回,所说的言教结集为三藏十二部经典。佛经之多浩如烟海,由于中国佛教宗派繁多而且各有殊异,学佛的人们不知从何...

传喜法师:从善意的“信”转变成智慧的“信”

传喜法师:从善意的“信”转变成智慧的“信”

从善意的“信”转变成智慧的“信”2008、10、12 ——在保定为居士开示  你要相信,就会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充满了希望的。但是有时候会想不...

蕅益大师:妙圆尊者往生传

蕅益大师:妙圆尊者往生传

妙圆尊者往生传(并赞)尊者妙圆。讳如会。燕都谭氏子。世袭万户侯。幼茹素。三十九岁出家。誓行头陀。胁不着席。前后共然六指。烧顶炼臂无算。初至南方。唯事苦行。牛头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