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控制不了生气,发脾气,殊不知这样会

佛经和法师开示汇集

发一念嗔,毁灭百千劫积累的善业

1.对凡夫和菩萨起嗔恨心的后果

如果你嗔恨的对象他表面是一个凡夫, 内在是一个菩萨(不是指修行高深的人,而是有慈悲心的普通人), 你对他起了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麻烦了, 你一千个大劫所修行的功德都被破坏了。

如果你所嗔恨的对象是一个凡夫, 你对他起一念的嗔恨心, 你就毁灭一百个大劫的功德;

所以我们修行就很难, 想成就很困难, 因为不能降伏自己的嗔恨心

2. 发脾气是一切如来都救不了的

佛经上说“世间之疾莫过猛风, 怨念之徵复速于彼, 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发脾气叫做火烧功德林, 一把怒火把一切福德烧尽. 对普通人嗔恨发气一次,毁灭一百大劫积累的福德, 对父母长辈大德君子发怒, 毁灭一千大劫积累的福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何况我们那片功德林长得并不太好!

3. 让父母发嗔者,会堕落地狱畜生饿鬼

工作不顺,感情痛苦,办事不顺,资财匮乏,心情抑郁,人缘差。报恩品说: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

4. 仁焕法师:和气生财, 恶口者得贫穷现世报

还有“和气生财”的道理,人一旦生气了,就把财赶走了。而且生一分钟的气,会得到三天的病;生一天的气,那要得到四十天的病。所以生气好不好啊?(众答:不好。)

5. 网络上骂陌生人,骂一次削4禄

恶语向所尊为十过,向平交为四过,向卑幼为一过,向圣人为百过,向贤人君子为十过。

即:骂父母长辈是10过, 骂普通人是4过, 骂晚辈是1过, 骂圣人是100过, 骂君子是10过。(出自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亲手书写的莲池大师自知录。

6.一把怒火烧尽一切福禄

有个居士, 精进持戒修行几十年, 女儿却得了癌症, 一家人终日以泪洗面。

他很不理解, 就去问师父为什么会这样, 师父告诉他: 因为你脾气大, 常常说话割伤别人的心, 佛菩萨的神通再大也敌不过你的业力.

7. 阿难问佛陀

为什么有的人学了佛就得到了富贵,还拥有了和谐的伴侣, 有的人学了佛还是衰耗呢?

佛陀说, 你即使念经求佛还是衰耗, 其中一条原因就是你爱发脾气爱动怒嗔恨爱骂人.

8. 讽刺别人就可以吗?

有个女人请佛来她家供养, 佛先答应了一个穷人, 就没有答应她. 这个女人嫉妒之下, 就讽刺那个穷人, 结果这个女人后来五百世都贫穷。

网络上说话讽刺人的要小心了,自己讽刺别人什么,自己五百生都会如此。

9.怨天尤人里也带了嗔念

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自知录载:怨天尤人一次,减三善。印光大师亲口说:你遇到不顺,逆境,但是不怨天尤人,那么你必定有后福或者子孙兴盛。

10.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

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10大害处:

(1)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脑部的疾病大多数是对上司领导,父母长辈不恭敬怨恨所致。

(2)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3)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4)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5)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6)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健康。

(7)伤肝。人处于气愤、愁闷状态时,可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8)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9)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听一个老师说过,胃病,胃癌就是因为怨) 脾胃的问题大多数是生自己的同事,同伴,爱人的气所致。

(10)妇科,下肢的毛病问题,大多是对晚辈,子女,下属生气怨恨所致。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后没福报,这种容易犯的毛病,要及时忏悔

学佛后没福报,这种容易犯的毛病,要及时忏悔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习气,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过程中不断进步。在家居士学佛,不同于出家师父,从修学佛法的时间...

积极劝人不邪淫得大福报

积极劝人不邪淫得大福报

姚庭若说:一个人能戒邪淫,只是成就了自己一身的事业,何不‘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也能劝化别人戒淫,一劝十,十劝百、百劝千万,甚至能劝化无穷后世,使大家都能同证善果...

世间三种最胜香:戒香、闻香、施香

世间三种最胜香:戒香、闻香、施香

  欢迎关注江西黄龙禅寺  过去,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之处思惟佛法,心中忽然生起一个疑问:“世间上是否有一种香,不论在遇到逆风时、顺风时,或是逆顺之风时,都可以闻...

慧律法师:皈依开示

慧律法师:皈依开示

皈依开示 2010年7月25日 各位从一点到现在已经很久了,法师晚上还要诵经,还要诵经。我们为什么要见个面呢?因为如果不见面的话,这个路头路尾碰到,自己师父不...

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入禅定的训练

打坐开任督二脉的原理,入禅定的训练

1.入禅定的条件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 要...

《百业经》:(61)安宁太子 两世极刑得佛救度

《百业经》:(61)安宁太子 两世极刑得佛救度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