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生气,烦恼,遇到困境,是非时佛教你怎么处理

生气时怎么办?

生气时,可以:

要小声说话,保持平静微笑的态度。

不要给人知道自己生气,暂时离开现场,到室外透一下气。

记下生气的原因,再替别人想一想。

聆听或唱诵梵呗圣歌,从歌声梵呗中,平息情绪。

礼佛忏悔。

面带笑容,告诉自己要欢喜,不可生气,会上人当!

做个旁观者,冷静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审查自己的起心动念。

揽镜自照,看看自己生气的模样。

诵念佛号,直至气消为止。观想佛、菩萨的慈颜相好。

到没有人的地方去,问自己:我生气有道理吗?

反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往往会发现:这种小事,没有什么了不起!

自我反省,承认己过。

心想:承担委屈,一切不如意都是自己的逆增上缘。

看破放下,学习"观自在",问自己,自己生气会自在吗?

找不生气的人讲话;但不可给人知道自己在生气。

生气时,要慢半拍,告诉对方:等一会我要生气!

忍!忍!忍!忍一口气,风平浪静。

不怨恨他人,感谢对方替自己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自忖没有资格生气,应以慈悲宽容待人。

告诉自己:生气对自己没有意义。所以不生气。

化悲愤为力量,激励自己要更加发奋图强。

自问:"我是为生气来到人间的吗?"

凡事退一步想,留有余地,以免日后见面尴尬。

惭愧自己没有用,有用的人不生气。

发心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没有时间生气。

烦恼来时怎么办?

去除烦恼的方法有:

找善知识倾诉,避免再和烦恼人谈话。

惭愧自己有烦恼,责怪自己没出息。

走入大众,接待客人,更要亲切、微笑,说好话。

面对现实,主动找对方沟通。

自制、能忍,才是有力的人。

宽容别人,体谅别人,人我互调,为别人想一想。

自省改过,因为这是最勇敢的人。

发愿:"我愿以慈心对待他人,我愿以慈眼看待他人。"

自念:"我不是为烦恼来学佛的。"

自问:"为什么自己放不下?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

自己告诉自己:"我要赞美别人,我要尊敬别人。"

写作、抄书,多写几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画图,最好画佛菩萨的金容圣像。

念佛、拜佛或读诵、抄写各种忏悔文、发愿文。

诵经或读法语、箴言。

阅读藏经,讲一段藏经的内容给自己听。

打坐参禅,自问为什么烦恼?

发心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

听梵呗,唱圣歌,或是弹一曲"三宝颂"或"念佛曲"。

瞻仰佛菩萨的圣容,"我以生气的面孔能对佛菩萨吗?"

逆境来时怎么办?

面对逆境的方法有:

勇于面对,接受挑战,设法改进。

学习承担,世间上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肯定自己,安住身心,以不变应万变。

观想古今圣贤,以他们的事迹作榜样,努力向前。

阅读高僧传记,学习坚忍、发愿、无畏于风霜雨雪等艰难困苦的精神。

置之死地而后生,自忖"我已没有退路,不管怎样,我要坚持下去"。

愈挫愈勇,不灰心不气馁,观想佛陀降魔的精神。

灵巧应变,另辟新路。以迂回的方法,达到目的。

告诉自己:"没有逆境,那有顺境,我要经得起考验!"

坚此百忍,不可输掉慧命!

自念:"逆境只是一时的,修道是永远的,不要害怕!"

斗志不斗气,一切境界都是对自己的考验。

多念几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念一段《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如何解决人我是非?

你好我坏。

你大我小。

你有我无。

你乐我苦。

我们都希望自己好、自己大,希望拥有和快乐,怎么反而把好的、大的、有的、乐的都给别人去享受呢?这就是千百年来人类功利心态的"所知障"。人与人之间,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彼此的一切不和谐,就应该奉行这四句话,这会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法喜。

如何受尊重受欢迎?

要给人欢迎接受,平时要付出多少代价,要培养多少因缘,平常做事、读书、讲话,不给人伤害、烦恼、挂碍、难堪、失望、不闹情绪。只有给人欢喜、给人方便、不让对方失望、让人对我有信心,如此自然到处会受到欢迎尊重。

没有逆境,哪有顺境?逆境就像磨砺意志的磨刀石;风浪就是生命之帆的洗礼。坐看云起,卧看夕阳,种菊东篱,心底生香。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肯定自己,安住身心。

 

点我:

相关文章

嘎玛仁波切:真正虔心清净修行,内外障碍悉消除

嘎玛仁波切:真正虔心清净修行,内外障碍悉消除

外业障,是人们因家庭、事业、外在环境等因素遭遇的障碍。这不仅仅指修行上的障碍,还包括事业、财富、情感、仕途、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障碍。有些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还有...

做人得好好活​着

做人得好好活​着

有人活了一辈子都不明白,什么才算是意义的事情。在很多人看来,自己实在太渺小了,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实一件事,有没有意义,并不在于这件事的大小。任何一件事情...

犯有严重邪淫恶业之人,能顺利戒除;一定有大善业

犯有严重邪淫恶业之人,能顺利戒除;一定有大善业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戒色,戒邪淫是惊世骇俗的也许大家已经对戒邪淫的必要性和它深远的意义已经有所了解了,但是我今天想说的是惊世骇俗这四个字,它就体现在一种看似平凡看...

第三章  奇异的附体现象

第三章 奇异的附体现象

第三章 奇异的附体现象这类事件的外在表现,有人忽然人格转变,作已死的某人之语,说已死者的事,往往有证据可验:当事者或与死者无关甚至不相识,而能说出死者家...

信愿法师: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信愿法师: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印光大师开示: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无一不得生者(三)世尊在《四十二章经》里面,告诉我们豪贵学道难,豪就...

癌症是因体内存有嗔恨的磁场

癌症是因体内存有嗔恨的磁场

有个道友,说她去检查了身体有问题,好像有瘤,医生说三个月后要去动手术。当时她找到我,我说这些都是假象,你去发愿颂《阿弥陀经》,300部吧,然后去回向给你伤害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