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为见佛陀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却在半路受报往生

  佛在世时,有一位频沙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有位很好的朋友弗迦沙王。一天弗迦沙王派使者送了一座金塔莲花座给频沙王,频沙王觉得这份礼物不但庄严华丽,而且也非常宝贵,于是恭敬的把这份重礼供养佛陀。佛陀也欢喜接受了。

  频沙王接着请问佛陀说:「佛啊!我将礼物转送给您,不知该以什么东西回赠好友弗迦沙王呢?」佛陀说:「你可以写一段『十二因缘法』送给他。」

  频沙王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好友也身为国王,什么宝物他都有,送他再贵重的东西也是多余的,而佛陀的教法是无价之宝,所以,送他佛陀开示的十二因缘法,最适当也最有价值。于是将十二因缘法,一字一字用心的抄写下来,派人送给好友,并且请好友不只要每天背诵,还要思考里面的重要意涵。

  弗迦沙王收到这分回礼,心想这十二因缘法一定有很深的道理,所以很用心的看,结果有了很深的体悟。他领会到人生的过程,由生到死完全不离开这十二因缘法,若是一朝因缘分散,哪里还有所谓的「人」呢?哪还有什么地位与荣华富贵!

  他觉得再继续贪恋王位与权势,是一件很愚痴的事,于是把王位让给太子,自己落发披上袈裟,离开国家要到佛陀的道场。之间路途遥远,他一路托钵,学习过出家人的生活。

  经过一段时日,即将进入舍卫国的国界,算算大约只剩七天的路程。一天傍晚,来到一家烧窑店前,他向主人要求借宿一晚,烧窑店的主人看到出家人很欢喜,于是就供养他,然后整理房间让他歇息。

  此时,又来了一位修行人,他也向店主借住,主人说:「可以呀!但是,我只有一间空房,刚才来了一位修行者先住了,你可以和他同住一间吗?」修行人说:「可以。」因此,他们就同住一房。

  后来的修行人问他说:「你从哪里来?看起来风尘仆仆的,好像走了很远的路。」他就自我介绍。后来者又问:「你心目中的师父是谁?」他回答:「我心目中的师父就是佛陀,我长途跋涉,就是为了到舍卫国向佛陀求皈依。」后来的修行人听了,便为他分析人生无常的道理。

  「人命在呼吸间,人生的价值不在寿命的长短,重要的是能否彻悟真理,如果彻悟了,即可证得永恒不生不灭的慧命。人的生命原本就是起伏不定的分段生死;有的人寿命很长,有的很短,什么样的祸福都是由因缘而生,有过去生的因,就有现在的果。你还是好好把握当前的道念吧!」

  听了这些话,他觉得就像甘露灌顶一样舒畅,于是问道:「你是不是曾经见过佛陀?」后来的修行人微笑道:「因为你要见我,但我担心人命无常,所以提前让你见到我啊!」他听了恍然大悟,眼前这位修行人原来就是佛陀,他赶紧礼拜叩头。隔天即将分别时,他和佛陀约定:「七天后我们再见吧!」佛陀仍然告诉他:「人生无常,祸福只在一念间呀!」他们就分手了。

  这位比丘继续向前走,将入舍卫城时,路上有一只刚生产完、防卫心很强的母牛,当他走近时,母牛突然凶性大发直冲过来,牛角插入他的腹部,当场就肚破肠流伤重往生了。

  这是佛在世时的故事,当事者面对佛陀,而佛陀能教他逃过这个劫难吗?答案是不能!这位弗迦沙王为了见到佛陀,为了修行而舍弃王位,结果还是受报往生了。好在在他往生前已知晓无常之理,如此,一念觉悟便不致于沦落恶道。

启示:

  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从爱到恨有多远,无常之间;从古到今有多远,谈笑之间;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当欢场变成荒台,当新欢笑着旧爱,当记忆飘落尘埃,当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

放生愈疾:19、万生保友项天瑞《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愈疾:19、万生保友项天瑞《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19、万生保友项天瑞  浙鹾商项天瑞,字友清。其家有淳...

华严休静禅师悟道因缘

华严休静禅师悟道因缘

  京兆华严寺休静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初在澧州洛浦山(又称乐普山)元安禅师座下作维那。  一日,休静禅师白槌普请(击槌召集大众参加劳动),吩咐众人道:“上间般(搬)柴,下间锄地。”  当时,...

放生得智: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放生得智: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五章放生得智】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53.跌伤佛子无畏三藏  ...

好水桶与破水桶的故事

好水桶与破水桶的故事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一种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却剩下...

善心供养者得金银,恶习供养者得毒蛇蝎

善心供养者得金银,恶习供养者得毒蛇蝎

  从前,有一位跋脚的修行人。他身残志坚,精进修持,克服行脚的困难,到处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他日日夜夜,劳碌奔波。善良的百姓看到他为法忘躯的身影,都暗自落泪,感动得众生都树立了坚定的信仰。  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