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静地听完这位年轻婆罗门的谩骂发泄,然后才反问这位年轻的婆罗门说:“婆罗门!你有没有亲朋好友来你家拜访的经验?”

  “有啊,瞿昙!那又怎样?”

  “婆罗门!你曾经准备餐饮,来招待那些到访的亲朋好友了吗?”

  “有啊,瞿昙!”

  “婆罗门!如果他们没吃你准备的餐饮,那你所准备的餐饮,最后会归谁?”

  “瞿昙!如果他们没吃,那些饮食当然还是归我啦。”

  “这就对了,婆罗门!你来我面前,对我粗言恶语,侮辱谩骂,我都没接受,那你刚才那些粗恶谩骂,最后又归谁了呢?”

  “瞿昙!虽然你不接受,但我已经给你了。”

  “婆罗门!没有我的接受,何来你的给予?”

  “瞿昙!那你说说看,什么是接受?什么是给予?什么不是接受?什么不是给予?”

  “婆罗门!如果你骂我,我反过头来回骂;你对我动怒,我也回过头来对你动怒;你打我,我也回打你;你斗我,我反斗回去,这就是有了接受,也完成了给予。反之,如果不以谩骂响应谩骂;动怒回应动怒;拳头回应拳头;争斗回应争斗;这就没有接受,也成立不了给予。”

  “瞿昙!我听以前我们有德行的婆罗门长老说,如来、阿罗汉、等正觉在面对别人的怒骂侮辱时,是不会生气,也不会动怒的。而今,你生气动怒了吗?”

  这时,佛陀回答说:“瞋恚永断的人,还有什么事会让他起瞋心的呢?你应当了解:善于自我调伏而正当生活者,是不会有瞋心的,更何况是全然依于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脱者!以瞋怒来回应瞋怒,这是恶劣的人、恶劣的事;不以瞋怒回应瞋怒的人,才能赢得最难赢的战争。因为他不但明白对方为何愤怒,也能够让自己沈静而提起正念,不但战胜他人,也战胜了自己,让自他都获益,是双方的良医。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傻瓜,那不过是个不懂正法的无知者。不瞋胜过瞋恚;善行胜过不善;布施胜过悭贪;诚实胜过妄语。圣贤者不会动瞋心,也不会有害人的念头,但恶人执着于瞋恨,却像山那样难以松动。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马;狂奔的马,要靠缰绳控制,但那控制狂奔马儿的缰绳,远比不上能控制内心的调伏力!所以我说世界上最好的调御师,不是那手持缰绳控制马儿的人。”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教故事:不闻雷声的赞叹

  佛陀在七十九岁那一年的夏天雨季,在王舍城避雨安居。三个月安居期结束后,又出发往北方游化,一路上经过那难陀村、罗阅祇城,进入离车族人居住的毘舍离城。当出毘舍离城,来到了竹林村时,已经是隔年夏天的...

大德故事: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大德故事: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在他五、六岁的时候...

杀生恶报的故事

杀生恶报的故事

  《江慎修居士选录》【第二篇杀生恶报篇 第一章 屠宰】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16. 沸水洞胸的屠夫  汉口地...

龙裤国师的故事

龙裤国师的故事

  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为是,无处问津,每日只做苦工。  一日遇著一位行脚僧到那里挂单,看他每日忙忙碌碌的,问他日常作何功课?他说:“我一天就是做些苦事,请问修行方...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8、海尘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二、发愿品8、海尘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

放生免患:28.湖鱼解难饶商《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免患:28.湖鱼解难饶商《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放生善报 第三章放生免患】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第三章放生免患  【原文】  28.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