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人生的大智慧

01· 以慈悲心来开启快乐的源泉

生气、不快乐的根源就在有“我”。生活想要有质量,就需要用慈悲来忘掉自我。如果多想别人、慈悲待物、慈悲待人,哪儿还会有那么多的不开心呀!

佛法讲,每天都用慈悲的心肠对待任何人,你就能天天快乐,每天的生活都有质量。

这就是菩萨的精神:想别人。

如果你能够把大家在一起的时光,想象成一次快乐的聚会,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会是愉快的,你的工作一定会是轻松的,你的心情也一定会是舒展的!

02· 用智慧创造洒脱人生

什么是智慧?学会吃亏就是最大的智慧。

过去人常讲“吃亏是福”,但我今天告诉大家,吃亏不仅是福,吃亏更是智慧。

有智慧的人,才会洒脱起来,才不会斤斤计较。就像《插秧歌》里唱的:“手持青秧插满天,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为什么要提到这首歌?因为刚才讲了“吃亏是智慧”,不要吃不得亏;还有“无言之教”,不要擅自好争,不要老是事事冲前。

所以,“退步原来是向前”,退后一步,自然宽。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人生的大智慧。

03· 在追求中实现超越

佛教真正的精神是什么?是追求与超越。就是在有与没有之间、要与不要之间,善巧地把握。

佛教主张,在追求的当中、在拥有的当下,能够从中超越出来,而不被它束缚。

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求生活品味,追求生活质量,但还是不快乐呢?因为他们被品位束缚了,被艺术束缚了,只有追求,而没有超越。

因此,要想生活有质量、生活快乐,在追求的同时,一定要有超越的心态。

所以,“有”好不好?也好也不好,看你怎么拥有,有没有超越的心态。“没有”好不好?同样的道理。“有”与“没有”都要超越。

 

点我:

相关文章

仁清法师:回向可以代替吗?

仁清法师:回向可以代替吗?

问:我孩子去年生病来着,这一年来我一直替他回向,是不是可以呢。答:你这个概念自己没搞明白。所谓的回向就是自己在回向,不是替谁回向。回向是什么意思呢?我念了一句阿弥...

放纵会严重损耗婚姻里的福份

放纵会严重损耗婚姻里的福份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缘厚,有的婚姻缘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个人的行为是会影响婚姻和缘分的,两个人...

仁清法师: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

仁清法师: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

“以人死热气由下而上者,为超升。由上而下者,为堕落。若通身都冷,顶上犹热者,则超凡入圣。生西方,为超凡入圣之最胜者,故曰“顶圣”。 这是一个解释。“热在...

宽容生爱 便笑得自在

宽容生爱 便笑得自在

我们的心就好比是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时,仇恨就会被挤出去,宽容生爱,学会人生的退步,也就能感受布袋和尚开口便笑的大自在。   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

放生布施求地藏菩萨,妻子房子考试求子求财有求必

放生布施求地藏菩萨,妻子房子考试求子求财有求必

对佛起信,其实在一切的最初,最大的动力莫大于世俗情愿逼迫,有求皆得的灵验来得亲切可信,力宏势猛。 所以将自己近5年来的大事记加以整理,以飨各位。其中涉及很多现在看...

亲人附体述说:你们经常吃到已故亲人的肉啊!

亲人附体述说:你们经常吃到已故亲人的肉啊!

亲人附体述说:由于彼此因缘深厚,你们经常吃到已故亲人的肉啊!作者:嘉茵法渊师父从小就跟着父母学佛亲近慧深法师,也吃素。因父母工作地点不定,所以由爷爷奶奶带大。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