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愿力和智慧 我们要改变,让自己不如理、不如法的行为变成如理、如法的行为,我们要改恶行为善行,改害人为利人,这样的做法,这样的生活态度,要靠什么呢?要靠智慧,要靠愿力。 世俗社会上的人,有了一份职业以后,他要完成事业,至于善恶、是非,到底对个人、对集体、对他人有利有害,那是第二位的问题。佛法不一样,他首先要利人,利人就包括利自己,包括利一切的人,动机摆在第一位,并且动机是贯穿一个人所有行为的始终。社会上靠职业、靠事业,我们佛法靠什么呢?靠智慧、靠愿力。智慧决定你成功还是失败。智慧具足了,智慧多了,你就会成功,你成功的概率就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智慧比较低、比较差,成功的可能性就低,结果就小。 愿力决定什么呢?愿力决定着你的始终,也就是决定着你的开始跟结束。比如我们发大心、发菩提心,我们现在能够很好地发菩提心,是因为过去多生多世以来就发了菩提心,所以现在发就比较容易,只是一直在提醒自己,一直在勉励自己,一直在让菩提心持续、不要忘记,然后慢慢慢慢最终就成佛了。如果过去没有发过这样的大心,那我们现在开始发,发大心,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贯穿你的开始跟结束,这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人的愿力,包括开始跟结束都靠愿力 ——愿的力量,发大愿的力量。如果你没有力量,修行没有力量,做事没有力量,生活没有乐趣,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发愿,没有愿的力量。一个人只有发了愿,他才有力量去克服种种的困难,去解决种种的问题,去面对自己内心种种的烦恼和阴暗面。如果没有发愿,内心就没有力量。 如果没有智慧,我们光发愿还是不够。我们发愿就是要做一件事情,无论如何要把它做成,无论如何要把它做好,发愿以后还要靠智慧完成。智慧告诉我们怎么去做,怎样才能够把它做好。智慧从哪里来?从修学佛法而来。如何来修学佛法?就要根据戒律,需要皈依,所以它是一层一层下来的。
相关文章
王先生的修养很好,不管王太太怎么唠叨,他从不生气,顶多回一句:“老伴,有得完没有?该休息了吧?”可是王太太的声音却会愈来愈大。有好一阵子,再也没有听到王太太的唠叨...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颂词:诸众恭敬遍荣誉,财物量等多闻天.然知世妙无实义,...
注解里面,净宗常说的一念、十念,意思是指什么?指我们凡夫念阿弥陀佛,一声就是一念,十声就是十念,是这个意思。如义寂法师的《无量寿经疏》里头所说的:「此言念者,谓称...
问:是不是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的人才会想要凸显自己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自然发光发热?要如何散发自然又有法味而又不做作的人呢?答:这不一定,我想基本上要有佛教的大悲心啊...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吧,你心情好的时候,别人跟你开两句玩笑,你不怎么放在心上。一得病,身体不舒服,情绪就容易敏感、波动,心态往往就会不好,这时候别人稍微一惹你,你就烦...
这个问题,学人告诉大家,我们千言万语都在教这个。我们不是告诉大家,总原则是什么吗?扩大心量。其实要舍掉自己的感受,我跟大家讲一个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念念想别人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