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愚者以闭口为智慧

愚者以闭口为智慧

我们佛教里有一句话:“愚者以闭口为智慧”。如果没开智慧,我们还比较愚痴,那么怎么样呢?以闭口为智慧。祸从口出啊,世间说错算了,生意做亏本就算了,学佛千万不可以。
 
过去有一个公案,一个禅和子,有一个人来问他:“大修行者,落不落因果?”他想大修行已经超越因果了,“不落”,唉!就这一句话糟糕了,结果他就做了五百年的狐仙啊,这个修行人堕落啊,做了五百年的狐狸。结果有一个老和尚开悟者,在这讲法,他天天就从后山山洞里出来,跑到庙里变成一个年青人来听法,老和尚知道这个人是狐仙变的。
 
有一天听法听得很开心,他觉悟了,要了脱。然后等人都走掉后,他就一个人留下,他就跟师父说:“我本来以前是个修行人,是个出家人,因为一句话说错了,堕五百年狐身啊!我今天于你座下得一些觉悟,请和尚再为我扭转回来,慈悲为我回答。”

他就学以前人问他的样子说:“大修行落不落因果?”然后师父跟他说:“大修行人不昧因果。”然后这个年青人倒地磕头,“谢谢师父,请师父以出家人的身份,为我送往生,可不可以?”师父点点头:“可以。”然后这个人就消失掉了。

消失掉后,这个师父就敲板集众,大家问师父:“什么事啊,出坡吗?”不是出坡,师父说后山有一个出家人为他送往生。师父就带着大家到后山一个小洞里面,原来一个狐狸已经死在里边了。

你看出家人一句话讲错,五百年做狐狸,那么我们在家人,如果你指导别人佛法讲错了,你落不落因果?要很注意、很注意的,所以这一段我把它放开来多讲一讲。

点我:

相关文章

李四龙教授: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

李四龙教授: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

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 编辑:李四龙 来源:闽南佛学 什么是佛教的世界观?在大乘佛教里,中观学和唯识学是其中两大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中观学的主旨是般若性空,...

陈沛然博士: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

陈沛然博士: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

佛教基本精神之十大原则第268期明觉 文: 陈沛然博士 1. 自主原则; 2. 公平原则; 3. 上进平等原则; 4. 承担精神;5. 生命的连贯性; 6....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六章 中国佛教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六章 中国佛教

第六章 中国佛教文学 佛教文学是指佛教徒创作的、宣扬佛教思想的文学作品。佛教认为,宇宙万物的实相本原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需要借助“异相”说明。所谓佛经“...

【孝养】是什么意思?孝养父母包括什么?

【孝养】是什么意思?孝养父母包括什么?

孝养  孝养,是指竭尽孝忱奉养父母。孝养父母包括什么?  孝养父母包括着三个层面:基本的行孝;精神层面的行孝;佛学的行孝。  一、基本的行孝:细心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  父母的衣食起居,一定要细心去照顾...

读诵《金刚经》是治愈抑郁症病人的奇方

读诵《金刚经》是治愈抑郁症病人的奇方

由于童年的疾苦,生活的磨砺太多,我的身心大为受挫,我仇恨命运的不公,仇恨伤害过我的人,恨母亲对我的刻薄狠毒,我忘不了儿时母亲对我的种种打骂。。。过多的心灵创伤终于...

净空法师:把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下去,会生活得很有

净空法师:把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下去,会生活得很有

现在这个社会,中国古代年节这些活动还是要延续下去,像个中国人;如果这个都丢掉了,就不像中国人了。而且我们不但要保留,还要发扬光大,把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下去,这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