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 学佛也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 我们有位老居士,抄《金刚经》, 跟我说他从二十八岁就当官了,到今年七十岁,一辈子做官。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看《金刚经》怎么能看得懂?我们不仅要把自己几十 年的人生阅历,甚至要把我们人类几千年整个文明作为佛法的触角, 作为理解佛法的参考,所以学佛还 要广思博闻,不仅广闻佛法,对世 间的也要去动脑思考。 老居士抄《金刚经》,有的居士说给他写两句,我就说:悟空性不离缘起之智慧,你在观察缘起的时候你产生智慧,你这个智慧发现 一切于缘起中无自性,但究竟什么 东西在起作用呢? 《心经》里说色即是空,色是什么?色即是空?这个桃子是空 吗?桃子是空这句话还太笼统,桃子是一个缘起法的显现。所有 一切因缘合和的里面没有一个名字叫桃子的,只有一合相,但这个一合相总体当中没有一个是桃子。这一合相以一个因缘里拿出一个去解剖的 时候,它那个名字都不是真的。比如说桃子里面它也有地水火风,但 是这个地水火风,你拿出来去检 查,这个“地”又有很多因缘合成 的,这种因缘里没有一个叫“地”的。 这桃子非桃子,是名桃子。那这是什么在起作用?到底是吃不吃?这不是吃不吃的问题,这是智慧法身生起来了,照见这样子的一个因缘。那反过头来,我自己怎么样?照见自己五蕴皆空的话,我的执着就会小了,我的执着一小了, 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了,还起执着,那肯定没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我执就小了, 我执小了度一切苦厄。苦厄是从执着中生起的,因为你执着,你的生命就只局限在你的个体上面,就认为我、我、我,其实除了这个狭隘的你之外,还有一个广博的你,你有没有认识到广博的你?所谓的空性就是说你从低级的生命阶段,从刹那、刹那生灭的一个凡夫,由于对空性的认识的智慧,升华到高级的生命阶段,你的参照物改变了, 这作为刹那、刹那生灭的个体,如果你的参照物仅仅只是这个肉体是你的话,那你注定痛苦。 不管你怎么样,世间再怎么给你圆满,也注定痛苦。因为那个苦的本性没有拔掉,狭隘的生命观。 但是通过智慧的升华之后,我们从这个狭隘的空间里出来了,参照物出来了。 但如果没有好好思惟、选择的话,这生命,我们来研讨这样的一个问题,用佛的智慧来引导我们的话题。自我的认识不要停留在狭隘的高度,要以智慧为生命,以智慧为我,这时候你就越困难越能用智慧超越自我。比如说你做人、开公司遇到困难,这时候虽然世间的逼迫性很大,但是你以智慧为生命了之后,就不要紧了,这些东西来触不到你,地藏菩萨有一句话:“众生业起,振锡杖以腾空”。 比方说我们在讲的时候突然来 了一个黑社会的,他来闹场,甚至还拿枪抵着,我们怎么样?如果我们没有超越狭隘我的那种智慧来指导我们生命的话,那就乱了。但是我们身体被摧残之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我存在,这个是什么?这个不是独立去谈那个大我,独立谈那个大的我又落入外道的见,那叫梵我见,大梵天的我。 我们佛法还是有缘起空性的, 既认识到它的空性,又彻底认识到 它的缘起,这里面是远离我执的一 个我,所以跟大梵天的一个大我的执着,外道的我,它又不一样。 ——摘自08.09.28传喜法师于大连开示 如果你欢喜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话,你做这十种善事,就不求往生,也会往生的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使君但行十善... 有一位夫人,与丈夫时常意见不合,为此闷闷不乐而造成心病。因此性情变得更加古怪且不讲道理,夫妻间相处愈来愈不和谐。有一次,正巧有一位具有德行的比丘尼来到此地,夫人便... 《施食获五福报经》译者:西晋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众。当知食以节受而名损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则有... 仁清法师:无量无边的功德回向给十法界 这也是一种法施接下来一段,“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那个意思是你母亲年龄大了,假如我不说出刚才... 功德圆满.圆满功德 --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蓝毗尼中华寺 「十方法界圣凡水陆大斋胜会」順利圆满 为庆祝佛陀降生二五五五年,香港佛教「此岸-彼岸... 在今生前世或长久以来,我们与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凌辱、杀吃等种种形式而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