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师:理念是开智慧,事念得三昧

理念是开智慧,事念得三昧,三昧就是得定。虽然有事念有理念,事念理念要怎么念法?到底是什么境界?《弥陀经疏钞演义》里面讲得非常清楚。《疏钞》告诉我们,理念就是明理,你对念佛的理论事实彻底明了,在念佛中达到实相念佛,念实相佛,这就是理念。理念就等於禅宗参禅参到大彻大悟,这是一样的境界。如果我们不能完全明了念佛的理论,无法达到这个境界,我们现在这样念阿弥陀佛,你如果念久了心清净,从事念也能达到理念,从事念到理念。如果事念只能念到得定,还没有开智慧,如果有这个功夫就决定往生西方,往生到西方自然就开悟,自然就开智慧。所以古大德也告诉我们,「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只要你能见到阿弥陀佛,你就不用烦恼不开悟了。所以理没有彻底通达明了,用事念也能成就。反过来说,如果这些念佛的道理都很清楚、都明了,不肯念佛,这样反而不能往生。理通达,事同样是要念,这就是事念跟理念。事念我们从这里下手,这是大家都能做到的。通达理论,彻底明了,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事念人人都能做得到,我们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如果功夫用得深,事念念久了智慧自然就开,开智慧那时候的念佛统统叫做理念,所以事念比理念还重要。因此我们现在闻到念佛法门,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念佛了,这跟其他的法门就不一样了。

摘自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菁华 (第五集)2000/9/13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WD05-001-0005

 

点我:

相关文章

传喜法师:受持戒律 实践佛法

传喜法师:受持戒律 实践佛法

受持戒律 实践佛法 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学佛的,除了来烧香拜佛,我们还要念经。每念经的时候都有“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难遭遇”我们又得到了。得...

【拜佛】的正确姿势,如何拜佛?怎样拜佛?

【拜佛】的正确姿势,如何拜佛?怎样拜佛?

拜佛(佛教解释)  拜佛,是指到寺院对佛像虔诚的跪拜,拜佛通常有礼佛三拜的步骤,这也是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拜佛的正确姿势  1、...

大安法师:在心性上,我们皈依的是什么?

大安法师:在心性上,我们皈依的是什么?

前面我们已说过,所谓“三宝”,从事相上是说“住持三宝”,从理上来说就是“一体三宝”。事相上的皈依,是要契证、体认“一体三宝”的,这和我们的心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首...

【喇嘛】-喇嘛是什么意思

【喇嘛】-喇嘛是什么意思

喇嘛  喇嘛(音译自藏文:བླ་མ,藏语拼音:lama,威利:bla-ma),藏传佛教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为对藏传佛教僧侣之尊称,长老、上座、高僧之称...

静波法师:佛教对生活的看法

静波法师:佛教对生活的看法

我们今天探讨一个题目,叫:佛教对生活的看法。所谓生活就是一种责任,当然它是一种因缘,因缘就是一种责任。你有你的责任,我有我的责任;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不同...

贪色纵欲使人不能尽天命,实是慢性自杀

贪色纵欲使人不能尽天命,实是慢性自杀

贪色纵欲是人最容易犯的、最难改正的耗命的行为。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很多。刀枪水火,天灾人祸,这些看得到的、人们容易理解的就不去讨论了。这里主要讨论人的性欲与人的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