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虚云老和尚开示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祇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

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铄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我们既然知道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上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啰嗦;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我此四大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样,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瞋痴爱泯灭。所有这身子的痛痒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这样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久放下,叫做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着远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自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分。

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怀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的佛;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所以说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自在的事,而操之在我,不假外求。大地一切众生,如果不甘长劫轮转于四生六道,永沉苦海,而愿成佛常乐我净,谛信佛祖诚言放下一切,善恶都莫思量,个个可以立地成佛。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不是无凭无据,空发大愿,空讲大话的。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德】是什么意思?大德的意思

【大德】是什么意思?大德的意思

大德是什么意思?  大德,是对修行人的敬称,梵文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在印度是对觉者或高僧的敬称,如《毗奈耶杂事》中说:“年少苾刍应唤老者为大德,老唤少年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

传喜法师:修行先须培福报

传喜法师:修行先须培福报

福慧双修了生死 ——放生开示2012.10.02 修行先须培福报 现在我们想喝个水,你就在慧日寺还能喝到这么甘甜的水,没有自来水当中的那种氯气的,那个叫什么...

济群法师: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济群法师: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我们受戒,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比如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由三皈获得戒体。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的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

癌症判官小鬼盯,乱心喊佛佛也迎

癌症判官小鬼盯,乱心喊佛佛也迎

佛地居士我的母亲徐清贤,享年73岁,家住西安市长安区北三角村,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2010年6月,母亲查出患有癌症,医院通知做放疗,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母亲的...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弘持功德分第八十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弘持功德分第八十

流通分 弘持功德分第八十 一较量功德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所有虚空,盈满七宝,持以奉上微尘诸佛,承事供养,心无虚度,于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缘,得福多不?...

法藏法师:智慧与慈悲

法藏法师:智慧与慈悲

智慧与慈悲 阿罗汉只得偏空的智慧,所以他不能发展出同体的大悲,偏空的智慧能够了生死,但是不足以成佛,这是小乘的基本意义。 所以阿罗汉与佛的差别不只是慈悲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