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谏领导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 作为臣子、属下,有件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去做,就是当领导人有过失的时候,要懂得劝诫他。而劝谏的前提是领导者对我们有足够的信任才可以,千万不能到一个公司才三天,就跟老板直言不讳。 《孝经》说“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当时的天子只要有七个肯劝他的大臣,纵使他没有很好的道德学问,天下还可以维持。“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诸侯是一个国家,比如鲁国、齐国,一个国家的国君虽然无道,但是他若有“诤臣”五人,不会失去国家。“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大夫以前算是很大的一个官职,只要他身边有三个肯劝他的下属,虽然自己道德学问不好,也不至于把他的家族败掉。 身旁有向自己进谏的下属,这对自己一生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古代很多良臣、忠臣都很守本分,只要君王有过失,马上劝诫,最有名的莫过于唐朝的魏征。当然劝别人不能直言不讳,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魏征很有智慧,他一开始就跟唐太宗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为什么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魏征跟唐太宗说:“忠臣都要被杀头,所以我不做忠臣,我要做良臣。”听他这么一说,唐太宗哈哈大笑起来,但是笑过之后,唐太宗就会思考。古代的君王都是饱读诗书,尤其对历史是滚瓜烂熟,知道有暴君才会出忠臣,如果他把忠臣杀了,就变成暴君。所以,魏征这么讲,就不用担心他自己的性命,因为唐太宗不想做暴君。魏征言语的智慧相当高,所以讲话要不断地去提升境界。 有一次魏征劝谏时态度太激烈,唐太宗一时无法接受,气得半死,下朝之后就一路走回自己的寝宫,一边走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杀了。”这时刚好遇到皇后,皇后看到皇帝如此生气,心想一定是魏征惹的祸。但皇后没问皇帝为何生气,反而说:“贺喜皇上!恭喜皇上!”唐太宗一听莫名其妙,我气得半死,你还恭喜我!他就问:“你恭喜我什么?”皇后说:“皇上一定是圣君,臣民才敢这样直言不讳。”唐太宗本来气得半死,听了这话就欢喜起来了。皇后言语的智慧也很高! 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非常伤心,悲痛了很长的时间。后来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衣服哪里没穿好,头发有没有梳好;以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可以知道如何经营一个国家,使其更加昌盛;假如有肯劝谏的臣民,君王就可以知道每项政策的执行,对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利弊得失如何。所以,唐太宗说他这三面镜子破了一面,就是指魏征去世了。唐太宗有如此尊贤的态度,难怪唐朝能出那么多的贤臣,开创了“贞观之治”。所以,魏征是我们为人臣非常好的榜样。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一个皇帝也好,一个平民也好,一生要建功立业,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身边有真正肯劝诫的人。唐太宗没有魏征,没有皇后,能有伟大的功业吗?太难了!所以,你的身旁有肯劝诫你的人,要好好珍惜。《孝经》说“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一个读书人有一个肯劝诫他的朋友,这一生才不会身败名裂。而现在的人敢不敢劝主管?不敢!这一点很值得深思。因为怕得罪主管就不敢谏言,又担忧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每天活在患得患失当中。人有得失之心,就不能遵循理智、正气去做事。所以,古人说“无欲则刚”,“欲”就是自私自利。人有自私自利,心就不公正,做事就总是瞻前顾后,反复无常。《了凡四训》说“命里有时终须有”,钱财不是凭借自己的鉆营,去阿谀谄媚就可以获得,所以我们要一心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去讨好主管。我们愈是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无形中积累的福分就愈多,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喜欢被人巴结谄媚的主管,他做不了多久肯定就会垮下来。你时时尽到自己的本分,有福又有慧,又有做事的能力,真正好的上司、主管来了,他要用谁?当然用你! 《中庸》提到“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绝不攀缘,只是充实自己,时时等待机会去造福于民;“小人行险以侥幸”,小人只想着利益自己,存有侥幸的心理,这样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合道义的事,到最后福也折损了,能力及时间也耗费了,得不偿失。
相关文章
一切治不了的病,皆因人纵欲贪欢,肆无忌惮而来的。一九八八年六月八日 开示于加拿大金佛圣寺近年来天灾人祸频频发生,飞机失事,火车出轨,轮渡沉海等意外无以数计,死亡者...
贫穷的几个主要原因:吝啬、不孝、邪淫、懒惰我并不乐意多说求财法,因为我知道求财要比戒色难的多,用梵音楞严咒让人戒色,让别人心态变好,看淡一切,这些利益都是明显的,...
恭敬就是佛性的光明,因为骄慢、瞋恨的心,对我们的束缚很重,它会使我们很痛苦,没办法发挥佛性的光明,使我们失去我们的福报。所以这条菩萨戒,就是要教我们解脱骄慢和瞋恨...
果报(佛教解释) 果报,汉语词语。佛家常用“果报”,意为就报。另外,蒲松龄收录了一则短片故事,叫《果报》(选自《聊斋志异》)。 佛家语。因果报应。即所谓夙世种善因,今生得善果;为恶则得恶报。 《...
准提(佛教解释) “准”为不空,绢索为“胝”,“准提”不空绢索菩萨也,或为多罗菩萨、金刚藏菩萨,是六道中救度天道及人道之观世音菩萨,是释迦如来之化身。准提法为密宗独部,且通五部之殊胜密法。每一灌顶修...
各位有缘道友,此文先阐述了抑郁症的根源,以及根治的方法,最后附上了数篇读诵抄写金刚经治愈抑郁症的实例。受持读诵金刚经实乃对治抑郁之特效药,一经四咒共修群内多位有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