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无常梦幻泡影中,找永恒的快乐

◎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欲明心者,当微细观究,此身此心,从何而有?既四大虚幻,心将谁寄?身心既幻,世界微尘,了无差别,目前万法,从何处生?从何处灭?若无生灭,则照与能照,两无所依,自见真如寂灭场地。(《西方确指》)

◎净土法门是十方如来救度众生的第一法门。

◎信西方极乐世界是无上的信心,信有阿弥陀佛是无上的信心。

◎现在我们念佛这个波是最殊胜的波,极正常的波,这个波真诚,跟诸佛如来的慈悲心波能集合在一起,可以平缓世间人贪嗔痴慢邪恶不正常的波,能够把它减缓,这就减缓了灾难,道理在此地。

◎佛号就是无们最好的老师,无上师。

◎不论身在何处,一辈子都要有往生西方的坚决心意,一辈子皆不要忘记念佛,一辈子坚信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增加福慧,能更平安顺利。

◎此生唯有用真信愿行改习气,才能永远的把过去所造的一切业(债)破除掉,且所有冤亲债主,也会因为我们走到正路,托福沾光而得到好处,才能真消业,消灾,消障碍。

◎随缘了缘。

◎若有因缘,能解释就沟通一下,不然就静下心来念佛,才是真对治(可消业之业)。

◎佛法是放下虚,具的就现前。

◎肉眼所看的现象,都是这细念(五蕴)的相续相,就像看电影。

◎虽然受的苦痛,没有感觉到苦痛,为什么没有感觉?你把它放下了,你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佛号,所以古德常说佛号能消痛烧,能消业,真的,不是假。

◎修行若有走对路,因为有佛的加持力,遇事即可四量拔千斤,心与一切缘的磁场自然会改善,家庭自然会因你的修行,而变得愈来愈和乐,且生活也会更平顺,即使觉得不怎么理想,也不会继续恶化。

◎有时侯别人对你不好,请不用伤心难过,因为对方其实并不是在针对你,而是每位凡夫都被习气操弄着,才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所以,与其求他人改变或肯定,不如反求自我,往自己的内心修行(不疑佛号的功德,持之以恒,因缘自然会随着自己的善根增长而改善)。

◎不管是已婚或未婚的人,日常生活都要正当,且真念佛改习气,佛自然会帮助我们做最圆满的安排(用佛的办法),任何事都不要放在心里烦恼,才不会都用到习气来处理事情(用到自己的办法)。

◎每件事,每个相,每个刹那都是生灭,并非如表相所看的是连贯相。

◎苦,并非绝路,只是个过程,亦是修心的跳板。

◎念,它生灭太快,每一念都不可得,都不是真的,像看电影,五蕴皆空,所以没有控制念头,没有占有念头,随它去,不理它,因为它不碍事,它是假的,像看电影,无论什么境界现前,最好是不动心,你自己心稳住。

◎信愿行念佛,一门深入,不必再修其他法,恶,自然断。

◎如果相信有人的世界,就一定有六道的世界,也一定有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要因凡夫无智慧,看不到宇宙真相,就不相信有六道,有佛。

◎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不要跟世间人事物做计较。

◎凡夫需要求佛保护与照顾,才有出世的智慧与周全的力量,去过快乐自在的日子,与世缘尽时,又能往生西方。

◎不要在无常梦幻泡影中,找永恒的快乐。

◎生死之路是孤身万里行,修行也是在了个人的生死。

◎只要真信愿行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必可解决一切问题,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已把他无上大慈悲,无上大愿力,无上大医王,及可解决一切问题的无上大药王,全都输入在这六字圣号里面了。

 

点我:

相关文章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众生芸芸,如何尽收眼底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进来参禅。他希望在家众里,也能出几位像苏东坡、王阳明这样的禅者。其中有一位叫王德胜的在家居士,他道心非常坚...

其它:居士佛教的使命

其它:居士佛教的使命

居士佛教的使命 第一四七期, 在线慧讯 居士佛学讲座 蔡明田 前 言 佛陀在世间成道立教说法,以佛法善导众生弃愚生智,启发般若智慧,进而入般若婆罗密多的境界。...

净空法师: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

净空法师: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

佛门里面的参学也是如此,所以佛门一出家是五年学戒,学戒是什么?那个戒不是叫你学戒律,五年学的是《沙弥律仪》,就是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生活教育,等於新生训练。你们学校...

雪漠: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雪漠: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简谈佛教解脱的含义和次第 主讲人:雪漠 佛教修炼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讲一讲佛教追求的终极目的,以及解脱原理以及相关次第。这是目...

正如法师:供养一勺饭汁胜过七车珍宝功德

正如法师:供养一勺饭汁胜过七车珍宝功德

供养一勺饭汁胜过七车珍宝功德 正如法师开示“供养一勺饭汁,胜过七车珍宝功德”。许多人常常有这疑虑:作这么一点供养,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功德果实?还是听听我们的佛陀...

大安法师: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要把忆佛贯穿在我们

大安法师: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要把忆佛贯穿在我们

问:怎么忆佛?大安法师答:忆是回忆、忆念的意思。这是吾人心识内具的能力。我们见闻觉知某个景物,这个景物便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储存了一个信息,比如我们曾经到过天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