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树德资亲

 感应篇广疏

  福建林承美。幼丧父。其母守节抚养。承美旦暮号泣。患莫能报。一禅师告云。孝子思亲。痛泣无益。当求所以报之之道。语云。作善亲有益。作恶亲有忧。子欲报亲。惟有戒杀放生。广积阴德。乃可报耳。承美省悟。誓戒杀放生。广脩善事。后享年九十有六。科第甲于闽中。

  〔按〕世有善用其孝者。有不善用其孝者。吾尽其诚。能使亲实受其惠。此善用其孝者也。吾尽其诚。不能使亲实受其惠。此不善用其孝者也。若云哭泣尽哀。即名为孝。纵使两目涌泪。若决江河。于亲何益。若云衰麻在身。即名为孝。任汝积麻成山。坐卧其内。于亲何益。夫衰麻哭泣。原人子必不容已之情。然欲使生我劬劳之父母。得沾实惠。则在彼而不在此矣。

  《白话解》

  树德资亲

  (摘自《感应篇广疏》)福建的林承美,幼年就死了父亲,他的母亲守节不嫁,抚养几子。(后来母亲死了)承美日夜哭泣,深感母恩难以报答。一位禅师很受感动,就劝告他说:「孝子思亲,光是痛哭,亲人并不会得到什么好处,应当想一个报答的好办法。名言道,作好事,亲人就会得益;作坏事,亲人就会受害。您想要报亲恩,只有戒杀放生,广积阴德,才能使亲人真正得益。」承美一听,醒悟过来,发誓戒杀放生,多做好事。后来享受高寿九十六岁,科第为闽中第一。

  按:世上有善于尽孝的人,有不善于尽孝的人。我尽自己的诚心,使亲人得到实际的利益,这就是善于尽孝的人。我尽到了自己的诚心,而亲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利益,这就是不善于尽孝的人。

  如果说哭泣就是尽哀,就叫做孝,那么即使泪如泉涌,像决堤的江河一样,对于亲人又有什么利益呢?如果说身披衰麻,就叫做孝,那么任便你积麻成山,坐到里面去,对于亲人又有什么利益?披麻戴孝,痛哭流涕,是人不得已才表达出来的常情。要想使生我养我、任劳任怨的父母得到真实的利益,则要用另外一种办法,不在这种表面形式。

 

点我:

相关文章

大雨和毛毛雨,哪种容易打湿衣服?

大雨和毛毛雨,哪种容易打湿衣服?

  有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  师父把弟子带到一片空旷地带,问:“你抬头看看,看到了什么?”“天空。”弟子答。“天空够大吧,”师父说,“但我可以用一只手掌遮住整个天空。”  弟子无法...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光绪年间一个真实故事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  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  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  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

龙树菩萨是如何成为伟大的论师的

龙树菩萨是如何成为伟大的论师的

    龙树菩萨是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你不会不知道吧?龙树菩萨精通佛法,著作颇丰,有“千部论主”之称。看看龙树菩萨的成长历程。  公元前3世纪,南天竺有位佛教论师,他跟老师姓龙,又因为母亲是在大树...

法句经故事集 何必妄想

法句经故事集 何必妄想

  玛塔侃达理是个年轻的婆罗门,他的父亲非常吝啬,从来不布施。即使玛塔侃达理是独子,但身上所带的首饰也是父亲为了省钱,而亲自打造的。所以当他患了黄疸病时,他父亲也不请医生来治病,终于使他病入膏肓。...

《百喻经卷下》:76、田夫思王女喻

《百喻经卷下》:76、田夫思王女喻

  译文:  曾有一个农夫,至京城游玩,见国王的女儿颜貌端正,世所稀有,便昼夜想念,情不能已。渴望与她接近,又没有路径可以达到,便思念得面色瘀黄,遂即成了重病。亲友邻里便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答道:...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8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18

  民国朱烜奎  朱烜奎,字景辰,法名定奕,是云南玉溪人。性情仁厚,会医术,善长书法。民国己巳年,皈依戒尘法师,戒杀吃素,专修净业。辛未年夏天,初一夜,梦见阿弥陀佛,高十多丈,金色晃耀,放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