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出家─最彻底的布施

出家─最彻底的布施


出世俗的家,出烦恼无明的家,出三界的家。


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有人向他乞求,菩萨毫不犹豫的立刻赠送他。菩萨修布施法门,对于家庭的一切他都没有执着心。他的心目中,早已远离了家族观念。他明白家本来就是空的,因缘和合而组成的,缘尽就各自分散了,有什么值得执着呢?他根本就厌恶家中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以及那些资生的工具物资。


在日常生活中,不贪取华服美食五欲的享受,所以他的心不会被那些物资所系缚。知道这个家终会离散,不会永远存在,所以他的心对家庭观念很淡薄,常常都想舍弃这个世俗的家,出家修道,更求出离三界的家。至于家庭的一份子如妻子,等于是个脖锁,把人的颈子扣得牢牢的。儿子就是脚镣,拖得动不了脚步。女儿就如手铐,手都不能动一下。一个人像这样周身都被捆绑着,连呼吸都没有自由,还谈得到自在吗?又有什么可以爱着的呢?


菩萨看破这些,放下一切,为了免受家的逼迫,所以他只求出这世俗家,去修学菩萨行。用修习诸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而证得菩提道果,来庄严自身。把身外的资财完全舍掉,不生悔心。菩萨这种作风,常常受到十方诸佛的称扬赞叹:善哉,善哉,善男子!你真精进,发如是大菩提心,做人所不能做的事,舍人所不能舍的家财舍宅,一切所有,都能惠施与人,而不悔、不留恋、不执着,真正难能可贵。菩萨见有来乞求的人,心中无限欢喜,无尽的庆幸自己有行大布施的机会。


出家是件不容易的事,并不是说剃除了须发,穿上袍,搭件袈裟,说几句机锋话,满口佛呀、法呀的,说大篇好听的道理,坐在那儿闭眼参禅。这只可算为穿佛的衣,吃佛的饭,表演一个出家人的样子。如果能言行一致,苦口婆心,慈悲平等待人接物,人前人后不违正道,这才能说是位本份的出家人。


出家人有三种:一、身出家心不出家。二、心出家身未出家。三、身心都已出家。


出家有三个程度不同的家,就看各人的修持工夫而定。


一、出世俗的家:这就是一般的出家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二、出烦恼无明的家:出家后各人修持的进境,祇有自己知道,不过在个人的语默动静中,旁人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出家人的习气毛病,一天天减少,贪瞋痴的表现,日日在消灭,那就是古德说的:“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证”的现象。这位出家人,他正努力冲出烦恼无明的家,向菩提大道上走。


三、出三界的家:这就是出家人的第一个目标,也是一切修学佛道的七众弟子的第一个目标。这时就永断生死,以后随自己的愿力,自由来去九法界中度化众生,成就了出家的第一快乐。


菩萨又愿一切众生,能够解脱家庭的束缚,入到诸佛的家族,修学诸佛所说的法门,勤修清净梵行。又愿一切众生,把悭贪的污垢心丢掉,转变成欢喜布施的喜舍心,乐于施舍所有的资财,永远不生退转心。又愿一切众生,永远离开世俗的家庭观念,什么升官发财、扬名显亲、传宗接代等世法。更不要贪图不义之财,聚敛囤积、收藏珍宝,这种事都是造业惹祸的根苗。古人说:“多藏必后亡”,藏得多,丢得惨。


又说:“身边无爱物,自无烦恼生”。古人说得一点不错,身边爱恋的东西多了,烦恼不停的缠绕着,这也爱那也舍不得,死都不闭眼,最后还是两手空空而去。菩萨教化众生,要懂得少有欲望,满足现实,自然乐在其中。


又愿一切众生,赶快出离世俗之家的烦恼束缚,学佛法学修清净行,将来住到佛的家里,与佛同住。又愿一切众生,得着圆融无碍的究竟法,把一切障碍人的染污法都灭除掉,清净自在。又愿一切众生,离开家属的私情溺爱,虽然现的是在家身份,但是心中并不执着在家属爱中。又愿一切众生,善于劝化诱导那些沉溺在家法中的人,开示家属的组合,都是因缘所成,不要太执着。他引用大智大慧佛所说的人生道理,指导那些迷误者,就是无法离开世俗的家法,也要信仰佛法,修学佛法,明白佛法,不受家法的束缚。


又愿一切众生,虽然现身在世俗的家族中,心却是常随顺着诸佛的智慧,修行办道安住不动。又愿一切众生,现在虽然没有出家,还是个在家的居士,但他们的心愿却已住在佛的地位,能够普遍令无量无边的众生,发起欢喜心,发大菩提心。这就是菩萨中的大菩萨,布施舍宅时,对众生所作的善根回向。为的是使众生能够成就犹如菩萨的种种大愿,以及神通智慧的缘故。



 

点我:

相关文章

道证法师:布施当中,有忍辱的功德,这种布施就变

道证法师:布施当中,有忍辱的功德,这种布施就变

真正布施出我们的身和心,就要能忍耐累,能忍耐苦,还要忍耐别人种种的不满,忍耐别人嫌东嫌西。若忍耐得过,就是布施当中,有“忍辱”的功德;若忍耐不过,就是没有忍辱的功...

信愿法师:广东法觉法师突病急救助念得生

信愿法师:广东法觉法师突病急救助念得生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印光法师文钞》云:阿弥陀佛于往劫...

富贵家,要学宽容,聪明人,要学厚道

富贵家,要学宽容,聪明人,要学厚道

出身富贵之家的人,很容易养成骄纵的习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本来就已经很难做到,更何况“贫而乐,富而有礼”。俗话说,记人之长,忘人之短。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

贫穷的几个主要原因

贫穷的几个主要原因

贫穷的几个主要原因:吝啬、不孝、邪淫、懒惰我并不乐意多说求财法,因为我知道求财要比戒色难的多,用梵音楞严咒让人戒色,让别人心态变好,看淡一切,这些利益都是明显的,...

蔡礼旭:多说宽容的话,宽恕别人、包容别人

蔡礼旭:多说宽容的话,宽恕别人、包容别人

 刚刚也讲到瞋,要调伏坏的脾气,人脾气一上来,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甚至于不好的话讲完,会造成什么结果他也顾及不了。所以往往至亲也好,或者是好多年交情的朋...

道证法师:不愿持戒,就是不愿放下和西方不合的行

道证法师:不愿持戒,就是不愿放下和西方不合的行

“愿意往生西方”这个“愿”,如果我们真的愿意往生,这样是不是对娑婆世界的种种都要放下,我们说直接一点,在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要往生那一刹那,是不是世间的一切都要放掉...